上海一保姆在屋主家17年親如家人,身份被揭穿那一刻,全家人傻眼

01

張阿姨在顧家幹了整整17年。

從顧家大小姐顧雯還是個穿着校服的高中生,到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孩子,張阿姨一直都在。

在顧家人眼裡,張阿姨早已不是普通的保姆,而是這個家不可或缺的一員。

顧爸爸和顧媽媽都是醫生,工作忙碌,家裡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交給了張阿姨。張阿姨勤快能幹,從不抱怨,把顧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她還會做一手好菜,家裡來了客人都忍不住誇讚。

最重要的是,張阿姨對顧雯關愛有加。

顧雯高中那會兒,父母常常值夜班,是張阿姨每天早起給她做早餐,晚上督促她寫作業,感冒發燒了也是張阿姨徹夜照顧。顧雯考上大學那天,張阿姨高興得眼淚都出來了,比顧雯自己還激動。

"沒有張阿姨,就沒有我今天的一切。"顧雯常這樣說。

顧家人對張阿姨也很好。張阿姨的工資一年比一年高,過年過節有額外的紅包,家裡大件電器更新也會把舊的送給張阿姨。顧雯出國留學回來,給張阿姨帶了很多禮物。

張阿姨用行動證明,家政工也能成爲家人。

這些年,張阿姨幾乎沒有休過長假,偶爾回老家看看也是匆匆幾天就趕回來。她說自己在農村老家也沒什麼親人了,顧家就是她的家。

顧家人也習慣了張阿姨的存在,彷彿她天生就該是這個家的一員。

02

變故發生在去年夏天。

那是顧雯女兒果果的三歲生日。全家人都在家裡慶祝,氣氛熱鬧又溫馨。

張阿姨做了滿桌子菜,還親手給果果烤了個小蛋糕。果果特別喜歡張阿姨,總是粘着她,喊她"姥姥"。

飯桌上,顧爸爸舉杯說:"來,今天咱們不僅要慶祝果果生日,也要感謝張阿姨這麼多年對我們的付出。"

張阿姨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應該的,你們對我這麼好。"

席間,果果纏着張阿姨講故事。張阿姨抱着果果,輕輕拍着她的背,講起了小時候在農村的事。

"姥姥小時候家裡可窮了,我爸爸媽媽......"

張阿姨說着說着,突然停了下來,臉色變得有些不自然。

顧雯注意到了,問道:"張阿姨,你怎麼了?"

張阿姨勉強笑笑:"沒事,就是想起以前的事,有點感慨。"

晚上,果果鬧着要張阿姨講故事才肯睡。張阿姨抱着果果,輕聲哼着一首老歌。顧雯站在門口,忽然覺得有些奇怪——這首歌她好像在哪裡聽過,但不是從張阿姨口中。

第二天早上,顧雯發現張阿姨眼睛紅紅的,像是沒睡好。

"張阿姨,你不舒服嗎?"

"沒事,就是有點想家了。"張阿姨低着頭切菜。

顧雯一愣:"你不是說家裡沒什麼親人了嗎?"

張阿姨的手抖了一下,差點切到手指:"啊,我是想起以前的事了。"

這一刻,顧雯忽然意識到,她對朝夕相處了17年的張阿姨,其實知之甚少。

03

幾天後,張阿姨主動提出要請幾天假回老家。這在以前幾乎沒有發生過。

顧家人自然同意了,還給了張阿姨額外的路費,讓她買些土特產回來。

張阿姨離開的第三天,顧雯接到一個陌生電話。

"請問是顧雯小姐嗎?我是劉美麗的侄女,劉美麗在你家工作。"

顧雯愣住了:"你說誰?我們家沒有叫劉美麗的人啊。"

電話那頭的女人解釋道:"就是你們叫的張阿姨,她本名叫劉美麗。她現在在醫院,情況不太好,讓我通知你們一聲。"

顧雯大腦一片空白。她和父母趕到醫院,看到一個陌生女人守在病房外。

"你好,我是劉美麗的侄女小李。我姑姑突發腦梗,現在還在搶救。"

顧雯走進病房,看到躺在牀上的確實是張阿姨,但病牀前的信息表上赫然寫着"劉美麗"三個字。

小李解釋說:"我姑姑本名劉美麗,今年65歲了,不是她告訴你們的52歲。她有個女兒,也就是我表姐,20年前出了車禍去世了,她女婿後來再婚了,我姑姑就一個人生活。"

顧雯突然明白了,爲什麼張阿姨——不,應該說劉阿姨——看到果果時總是那麼激動,爲什麼她會唱那些老歌,爲什麼她的眼裡時常帶着說不清的悲傷。

"她從沒提起過這些......"顧媽媽喃喃道。

小李嘆了口氣:"姑姑這人就這樣,不喜歡麻煩別人,也不願意提起傷心事。這些年她把你們當成自己的家人,經常在電話裡提起你們。"

04

劉阿姨在醫院住了兩週纔出院。出院那天,顧家人都來接她。

車上,劉阿姨一直低着頭,像是做錯了事的孩子。

"對不起,我騙了你們。"她終於開口,"我怕你們嫌我年紀大,不要我了。後來時間長了,就不知道怎麼說了。"

顧雯握住她的手:"阿姨,你對我們的好,我們都記在心裡。你就是我們的家人。"

回到家,顧雯從房間裡拿出一個精心包裝的盒子。

"阿姨,這是送給你的。"

劉阿姨打開盒子,裡面是一本相冊,記錄了她在顧家的點點滴滴:她教顧雯包餃子的照片,她抱着剛出生的果果的照片,全家人一起過年的照片......

最後一頁,是全家人的簽名:無論你叫張阿姨還是劉阿姨,你永遠是我們家的一員。

劉阿姨抱着相冊,眼淚止不住地流下來。

05

劉阿姨出院後,顧家人做了一個決定:幫她在附近買了一套小公寓,離顧家只有十分鐘路程。

"阿姨,你年紀大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辛苦了。以後你就住在那裡,每天來我們家吃飯,帶帶果果就好。"顧爸爸說。

劉阿姨一開始不肯接受,說什麼也要繼續在顧家做工。顧家人好說歹說,她才勉強同意。

後來,顧雯發現,劉阿姨的侄女小李其實一直在上海工作,只是劉阿姨從來沒提起過。現在,小李經常來看望劉阿姨,有時候還會帶着自己的孩子。

劉阿姨的生活圈子漸漸擴大了,不再只有顧家。但每天,她還是會準時來顧家,給大家做飯,照顧果果。

果果依然喊她"姥姥",劉阿姨也不再避諱,會笑着迴應。有時候,她會給果果講自己女兒小時候的故事,眼裡有淚光,但更多的是溫暖。

06

去年冬天,顧家和劉阿姨一起過年。飯桌上,劉阿姨突然說想回老家看看。

"我老家的房子還在,這麼多年沒回去住過了。"

顧雯立刻說:"那我們全家人一起去吧!正好帶果果看看農村。"

劉阿姨老家在江蘇一個小村子,房子雖然老舊,但保存得很好。據說這些年,劉阿姨一直託人照看,還時不時寄錢回來修繕。

村裡的老人認出了劉阿姨,驚訝地說:"美麗啊,你可算回來了!這是你女兒一家嗎?"

劉阿姨看了看顧雯一家,笑着點點頭:"是啊,這是我女兒一家。"

顧雯聽了,眼睛溼潤了。

在老家住了幾天,顧雯發現了劉阿姨珍藏的一個盒子。裡面有她女兒的照片,還有一些泛黃的信件。

最讓顧雯震驚的是,盒子裡還有顧家這些年給劉阿姨的每一張賀卡,每一個小禮物,甚至是果果畫的歪歪扭扭的畫,都被她小心翼翼地保存着。

顧雯終於明白,爲什麼劉阿姨會選擇隱瞞身份,在顧家工作17年。她不只是在尋找一份工作,而是在尋找一個家,一個可以寄託思念的地方。

而顧家,也因爲劉阿姨的付出,變得更加溫暖和完整。

07

現在,劉阿姨已經退休了,但她依然每天來顧家吃飯。顧家人有時也會去她的小公寓,給她帶些水果和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