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推動商業銀行設立超4000億元“專精特新貸”,其中信貸超2000億元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歸辭 上海報道
繼3月29日印發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後,上海市級層面再印發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政策。
4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推出6方面20條措施。
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副主任蒲亞鵬介紹,目前,上海已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超2.2萬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超1.2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57家、上海市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129家,專精特新企業羣體結構不斷優化。
《若干措施》的出臺,顯示出當前上海市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重視。本次《若干措施》也尤其突出政策的“通俗易懂”、申請的便利性和標準的可量化。
一方面,創新推出了“企業版”,對其中面向政府的內容進行刪減,保留面向企業的直接支持,形成18條“政策乾貨”,並也將政策模塊化地拆解,讓企業能夠“關心哪條看哪條”,讓政策“看得懂、查得到,用得上”。
同時,“免申即享”也是本次政策的一大亮點。《若干措施》對“小升規獎勵”“專精特新高質量獎勵”“信用貸款貼息”“數字化改造補貼”“出海補貼”等政策標明“免申即享”。
例如,《若干措施》規定“對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連續兩年產值(營收)增速20%以上的,予以最高50萬元獎勵。”評定時,企業無需複雜的申報,政府會自行利用政府公共數據覈實企業增長數據,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獎勵。
具體政策內容方面,《若干措施》明確,將推動新品首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其創新產品申報市創新產品推薦目錄、智能機器人標杆企業與應用場景推薦目錄,對列入目錄的產品給予推廣應用。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申報我市首臺套裝備、集成電路首輪流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軟件等政策。
《若干措施》明確,在政府採購中落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享受相關扶持政策,對適用招標投標法且超過400萬元的工程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在2026年底前,將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
支持技術創新方面,《若干措施》明確,建設一批專精特新賦能中心,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支撐、項目對接、中試服務等。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符合條件的技改項目,給予貸款貼息和融資租賃補貼支持,其中特別重大項目給予覈定項目投資10%、最高1億元的支持。
降低融資成本方面,《若干措施》明確,推動商業銀行設立總規模超4000億元的“專精特新貸”,其中信用貸款總規模超2000億元。以“免申即享”方式,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信用貸款予以最高30%貼息支持。實施“專精特新專項擔保計劃”,市中小微企業政策性融資擔保基金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力爭擔保規模突破200億元,提升單戶擔保額度上限至3000萬元。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措施》明確,推進海外拓展。加大海外服務,發佈服務企業“走出去”專業機構名錄,提供投資註冊、行業准入、合規經營、海外用工等方面信息支持和服務。對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參加列入“海外展推薦項目”的境外展,給予相應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成爲海關高級認證企業(AEO),享受便利措施。
對於在當前全球貿易形勢下上海將如何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出海的問題,上海市商務委總經濟師羅志鬆表示,上海市商務委將牽頭打造統一的“上海市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平臺”,圍繞核心的三大功能“諮詢、辦事、服務”,加快打造企業出海一站式服務平臺,暢通企業訴求溝通解決渠道,爲包括專精特新在內的企業出海提供更爲權威、全面和便利的公共及專業服務。
此外,上海市商務委也將建立服務企業走出去協調機制、加強專業服務國際化支撐、舉辦多維度的培訓對接活動、支持專精特新民營企業用好展會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