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天文臺長:盼發揮「大國重器」作用
上海天文臺長履職政協委員週年盼打破數據孤島發揮大國重器作用。(大陸央視)
上海天文臺長履職政協委員週年盼打破數據孤島發揮大國重器作用。(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20日報導,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沈志強去年履職全國政協委員將滿週年,2025年大陸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他將提案建議提升這些「大國重器」設施的使用效率。
上海天文臺長履職政協委員週年盼打破數據孤島發揮大國重器作用。(大陸央視)
春節剛過,沈志強到上海張江科學城新一輪調研,完善今年提案。他發現,目前大陸雖已建成不少大型科研設施,但如何充分發揮作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中國科學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國家蛋白質研究(上海)設施主任吳家睿稱:大科學設施應該是一個產生數據、保存數據和開放共用數據的核心。但目前產生的這些數據,都到各個課題組、研究組手上,用形象的話叫數據「孤島」。需要有很好的數據彙集,把數據更好地使用。
沈志強認爲,就是要鼓勵研究人員「用」這個數據庫,而不是建一個「睡」在那邊的數據庫。需要有相應政策或辦法激勵、鼓勵。對原有數據採擷,其實能產出很多好的科研成果。
沈志強調研發現,目前大陸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存在學科覆蓋面不夠廣泛、運行管理效率不高等問題。去年兩會,他提交建好、用好大型科技基礎設施,以「大設備」出「大成果」的提案。
沈志強指出,每個大型科技基礎設施,蘊含着更多科學發現能力,但需要動員、組織相應團隊合力攻堅、思考,開展有組織、建制化研究。
作爲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臺長,多年來沈志強持續推動大陸在天文研究領域發展。前不久,由沈志強負責的日喀則和長白山兩座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項目建成啓用,使大陸的甚長基線干涉測量網(VLBI)由原來的「四站一中心」升級爲「六站一中心」。VLBI就像超級千里眼,把分佈在大陸多臺大型望遠鏡聯合起來,大幅提高觀測靈敏度和空間解析度。該工程多年來服務於中國探月工程測定軌任務,未來還將保障探月四期和其他深空探測任務的實施,同時還將助力天文學家開展前沿觀測研究。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高級工程師夏博表示,春節後參加歐洲即時VLBI(甚長基線干涉測量)觀測,配合4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日喀則新站進行站座標的測量,希望得到精確位置資訊。
沈志強稱,這樣實際上就爲執行後期嫦娥探月任務以及火星等行星探測任務做好充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