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試點“科學數據銀行”,並將建設篩選機制廣泛進行科學“概念驗證”
近日,上海發佈《關於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 加快科技服務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在2025年5月2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新聞發佈會上,上海市科委副主任翟金國介紹,科技服務業是科技創新全鏈條的重要支撐,上海此次改革文件聚焦系統性、集成性和協同性改革導向,旨在構建支撐科技創新全過程的服務體系。
《若干意見》從供給側、需求側和發展環境三個方面,推出了16條舉措,共計39項任務,涵蓋了從研究開發到產業化應用的各個環節。
在供給側層面,文件提出了多項創新舉措。其中,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開放是關鍵一環。
翟金國透露,上海將探索試點“科學數據銀行”,推動大數據、大模型在科研細分領域的垂直應用。這一做法的初衷是促進科學數據的共享與流通,滿足科研人員對高質量數據的需求,提升科研效率和創新能力。通過“科學數據銀行”,可以實現科學數據的集中存儲、管理和共享,打破數據孤島,爲科研人員提供更加便捷的數據獲取渠道。
“科學數據銀行”的試點開展,將依託相關科研機構和數據管理平臺,建立科學數據存儲、管理和共享的標準規範,推動科學數據的開放共享。
翟金國指出,這將有助於提升上海在科學研究領域的競爭力,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此外,文件還提出創新概念驗證建設運營模式,深化科技社團和科技期刊改革,強化科技諮詢服務和科技智庫建設,加快專業技術人才培養方式改革,推動知識產權轉化與運用,積極培育科技服務新業態新模式。
不止是科學數據銀行,在需求側層面,《若干意見》圍繞市場升級提出4條舉措,包括加快推動應用場景開發與開放,優化財政科研經費和科技創新券支持方式,擴大科技服務業對外開放,提升科技服務業全球化能力。
翟金國強調,這些舉措將爲科技服務業企業創造更加良好的市場環境,推動科技服務業的國際化發展。例如,通過發佈科技創新服務需求清單,激活市場需求,推動科技服務“首創”示範應用場景建設;優化財政科研經費和科技創新券支持方式,將概念驗證、科技諮詢等納入科技創新券服務範圍,進一步降低企業創新成本。
在發展環境方面,文件提出5條舉措,強化科技服務要素保障,包括壯大人才隊伍、優化科研數據的跨境流動管理、助力企業融資和降本增效、加強科技服務業品牌培育、優化科技服務業發展推進機制。
《若干意見》還將相關政策覆蓋至“概念驗證”這一關鍵環節。
一直以來,概念驗證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先一公里”,主要開展技術可行性和市場認可度的驗證。
上海正在研究制定高質量概念驗證平臺建設方案,將重點強化技術驗證、市場驗證和政策供給三個方面,通過建立里程碑式篩選機制、全過程服務機制和接力式支持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孵化。
具體而言,從技術驗證方面來說,上海將建立從初始驗證到實驗室驗證的里程碑式篩選機制。鼓勵高校院所搭建早期成果池,建立靈活的篩選機制,推出具有潛在商業價值的“種子”清單;鼓勵科技服務機構、科技企業、高校院所自主或聯合建設概念驗證平臺,聚焦“創新試錯”與“路線比選”,開展技術原理、產品原型、應用場景等驗證工作。
從市場驗證方面來說,上海將建立從“技術經理人”到“項目經理人”的全過程服務機制。構建市場可行性驗證體系,提供需求驗證、競爭驗證、成本驗證等市場化服務;建立組織與培訓機制,爲科研人員導入“商業理念”。
在項目決策、推進和退出全流程中,引入項目經理人制度,確保任務分解、進度控制和資源協調;用好技術經理人隊伍,鼓勵技術經理人成爲項目經理人,做好創業孵化、技術投融資等市場資源對接。
從政策供給方面來說,上海將建立從“資金”到“資本”的接力式支持機制。政府將建立分類引導機制,面向未來產業,加大資金支持力度,加強一體化的政策供給,引導向高新區集聚;發揮未來產業基金作用,開展成果篩選與投資;綜合運用信貸、保險、基金等市場化融資手段,帶動產業資本、金融機構共同支持概念驗證成果轉化和孵化。
翟金國強調,通過這些舉措,上海將不斷提升科技服務業的質量和水平,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提供有力支撐。《若干意見》的發佈,標誌着上海在科技服務業領域的改革邁出了重要一步。通過推動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創新概念驗證建設運營模式、深化科技社團和科技期刊改革等一系列舉措,上海將爲科技服務業的高質量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