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管探索機器人“交警”實踐,機器人ETF(159770)實時成交額居深市同標的首位,機構:人形機器人產業邁入規模化應用新階段

7月25日,A股三大指數小幅回調,機器人板塊走勢分化。

相關ETF中,機器人ETF(159770)截至發稿漲0.22%,成交額超4300萬元,居深市同標的產品第一。成分股中,天智航-U漲超8%,新時達、科大訊飛、科力爾、雲天勵飛-U等多股跟漲。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收盤,該ETF最新流通規模爲63.48億元,排名深市同標的產品第一;最新流通份額爲68.86億份,年初至今份額增長率超291%居同標的產品首位。

機器人ETF(159770)緊密跟蹤中證機器人指數,行業配置包括製造業與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重倉股含匯川技術、科大訊飛、石頭科技等。該ETF還配備了2只場外聯接基金(A類:014880;C類:014881)。

消息面上,據上海網絡闢謠公衆號,7月23日晚,在黃浦區南京東路中山東一路路口,一人形機器人在進行交通管理場景學習,引起羣衆關注。記者從市公安局交管總隊獲悉,該機器人爲本市公安交管部門探索科技賦能交通管理的新實踐,目前尚處於研發和學習階段,未正式投入使用。據悉,現階段該機器人已學會直行、左轉、停車示意等多種基本交通指揮手勢。

中信建投表示,國內產業鏈方面,本體廠商持續取得訂單突破,說明人形機器人在商業化探索方面逐步進入落地階段;同時,宇樹完成IPO輔導備案,頭部國產機器人本體廠商加快推進資本化進程,預計將得到廣泛關注,並進一步促進全行業資本開支增加。海外方面,特斯拉人形機器人仍在持續優化方案,國內相關供應鏈企業也釋放出積極信號。看好板塊表現,後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多項重磅活動均有望爲板塊帶來持續催化。現階段應該不拘泥於“人形”,深度挖掘“AI+機器人”的投資機會,比如傳感器、靈巧手、機器狗等。

國新證券表示,優必選拿下近億元工業機器人訂單標誌着人形機器人產業邁入規模化應用的新階段。短期看,訂單落地提振行業信心並推動技術迭代;長期看,將加速產業生態優化與全球競爭力提升。投資者應重點關注產業鏈核心環節與技術驗證明確的企業。

(本文機構觀點來自持牌證券機構,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亦不代表平臺觀點,請投資人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