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機場放大招!推「滬來滬往」品牌 拚世界級航空樞紐

2025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舉行,大陸運輸機場發展指數創新高。(示意圖:藍孝威攝)

據澎湃新聞報導,10月19日下午,以「創新領航 智鏈未來——科技賦能全球航空新格局」爲主題的2025北外灘國際航空論壇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行。300名全球航空領域的政企代表、專家學者等,共同探討新時代航空發展新趨勢、新路徑。

論壇上,東方航空發佈了《全球客貨運航網建設》。2024年以來,東航新開23條中遠程國際航線,通達共建「一帶一路」國家21個、通航點36個。2025年年底首開上海-紐西蘭-阿根廷航線後,東航將成爲中國境內通航六大洲、國際通航點第一的航空公司。通過創新協作,東航還通過設立虹橋樞紐空鐵聯運中心、異地城市航站樓,構建長三角空地一體化出行網路。在提升樞紐中轉功能方面,2024年,東航在浦東機場完成國際中轉旅客835.8萬人次,佔機場總量的80.9%;2025年上半年進一步提升至479.5萬人次,同比增長26.8%,成爲推動浦東樞紐國際中轉量快速增長的關鍵力量。

上海機場發佈了《滬來滬往,適易中轉——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的上海實踐》成果。樞紐機場核心功能是中轉,上海機場發佈「滬來滬往·適易中轉」品牌,品牌兼具樞紐定位和上海特色,聚焦「產品+服務+效率」綜合轉型升級,形成「三客三貨」六大產品和「四適四易」八大服務,實現「國內+國際」「空空+空地」「浦東+虹橋」「客運+貨運」全業務類型、全服務鏈條中轉能級提升,不斷強化樞紐功能,持續提升旅客體驗度、舒適度、滿意度,全力打造世界級全方位門戶複合型國際航空樞紐。

上海市科委、上海機場、華東師範大學聯合發佈《可持續航空燃料關鍵技術與中試驗證項目》成果。該項目在上海市科委指導下,上海機場、華東師範大學、尚能綠航新能源聯合攻關,通過「油脂無氫定向轉化」技術,突破傳統提煉工藝氫耗高、成本大的瓶頸,研發出高收率、低成本、低冰點、可全摻混的可持續航空燃料生產技術,爲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創新技術支撐。

在中國民用機場協會發布的2025中國運輸機場發展指數中,記者注意到,2025中國運輸機場發展指數總分爲113.40,較2019年基期提升13.4%,創下歷史新高。數據顯示,中國運輸機場在安全、通達、便捷、服務、綠色、貢獻六大維度均實現全面提升,並呈現數智化轉型全面提速、綠色化發展系統推進、協同化格局深化拓展三大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