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文支持大模型企業設立產業生態基金,還將設算力券、模型券
上海將以更大力度支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
3月17日下午,《上海市促進服務業創新發展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發佈,共提出四個方面、31項政策舉措。
在培育服務業發展新動能方面,《若干措施》提出支持AI融合賦能。鼓勵信息服務、專業服務等行業企業深耕垂直領域,評選一批性能先進的細分專用模型並給予補助。發揮市人工智能產業母基金作用,支持大模型企業設立產業生態基金。每年設立一定規模的算力券、模型券、語料券,支持初創型企業、創新企業平臺、專業服務機構等優惠使用智能算力、語料庫等資源。
自去年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髮布以來,上海動作頻頻。就在3月11日,上海國投先導人工智能產業母基金宣佈投資壁仞科技,數家知名投資機構及產業資本跟投。
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於去年7月26日正式發佈,旨在發揮“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產業投資、併購整合、補鏈強鏈功能。去年9月23日,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髮布首批遴選公告,共有156家機構踊躍申報。去年10月,上海人工智能生態基金髮布。接着在12月發佈了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和上海大模型基金,同日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管理公司與首批12家生態合作基金正式簽約,併發布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第二批遴選申報,12只基金共認繳出資67億元,基金總規模250億元,放大倍數3.73。
其中上海人工智能生態基金由上海國投公司牽頭,聯合徐匯資本、臨港控股、漕河涇總公司等國資平臺和米哈遊、商湯科技、嗶哩嗶哩等龍頭企業共同發起設立。基金規模100億元,首期30億元,落地于徐匯區,由上海國投孚騰資本擔任管理人,已完成首關5億元。基金將圍繞大模型產業鏈生態進行重點佈局,投資AI基礎設施、基礎與垂類大模型、下一代端側AI應用三大細分領域,引導資源聚焦,打通人工智能產業鏈上下游,推動引領性應用探索形成新的發展機遇。
上海國投孚騰資本總經理費飛此前對第一財經介紹,上海人工智能生態基金定位在投資大模型通用模型、垂類模型及相關生態項目的一隻市場化、專業化的股權投資基金。基金註冊在上海市徐彙區。首關由產業方和社會資本一起支持,後續擴募主要由上海國投公司以及金融機構共同參與擴募,“歡迎新的各類投資人一起共建對上海人工智能大模型生態的投資佈局”。
而對於算力、語料的建設,上海也在同步佈局。
在2025GDC期間,國內首個“算力生態超市”——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臺發佈。上海大模型生態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晶晶表示,針對AI大模型產業鏈企業,模速空間算力生態平臺將提供“算力補貼+拎包入駐”疊加的優惠政策,爲企業提供物理空間與數字化服務的雙重紅利,降低人工智能企業的平均算力成本,讓企業能夠以更加靈活的輕資產方式開展運營。同時,平臺的建設還將推動上下游產業協同共進,促進要素高度集聚,形成開放活躍的產業生態。
上海市經信委人工智能處處長潘焱此前在發佈會上對第一財經介紹,今年人工智能產業一個很重要的開始是降低了人工智能應用的門檻,對人工智能應用會帶來非常大的機會。上海主要從四個方面重點佈局:打造超大規模自主智算集羣、構建多層次語料供給體系、建設虛實融合超大型實訓場、加快行業基座大模型體系創新。他解釋,伴隨着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和大規模應用,模型後期訓練和推理需求可能很快會超過預訓練算力需求。需要爲新一輪產業和技術革命的到來提前做好算力保障和穩定供應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