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腹持續悶痛 小心肝膽胰癌

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家豪提醒,持續腹痛合併體重減輕、食慾不振等,建議趕快就醫檢查,不要隱忍。(曹婷婷攝)

癌症高居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肝膽胰癌也有增加趨勢;64歲黃先生因漸進性黃疸1個月,伴隨腹部悶痛、食慾不佳,一診斷已是第3期肝門膽管癌;44歲王先生上腹悶痛2個月,同樣伴隨體重減輕、食慾不佳,診斷爲胰臟癌並腹腔動脈幹,肝總動脈及脾動脈均已被癌細胞侵犯。

奇美醫院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王家豪指出,膽管癌好發在5、60歲,胰臟癌也好發於60歲以上,但門診近年也會碰到年輕病患,尤其膽管癌、胰臟癌症狀並不是很典型,胰臟癌更因初期不明顯且不易察覺,而有「癌王」之稱。

王家豪說,膽管癌還會出現黃疸、茶色尿,嚴重甚至有灰白便,但類似症狀也可能是膽管出現異狀,導致膽管阻塞,而膽管阻塞未必是腫瘤,結石也是普遍原因之一,但只要有上述症狀,都建議要儘早就醫,尤其持續1個月悶痛,就可能跟腫瘤有關。

他說,肝膽胰臟的腫瘤發生,常與抽菸、喝酒等習慣有關,與病毒性B肝、C肝也有一定關係,但也有人未必有這些不良生活習慣或危險因子,也同樣罹癌,這部分則可能還是與基因有關。

針對傳統上述癌症手術採取開放性手術,往往需大範圍切開腹腔,導致術後恢復時間較長、併發症風險較高,但近年來透過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運用於肝膽胰、大腸直腸等複雜手術,有效減少術中出血量,降低術後感染風險,並縮短住院時間,讓病人更快恢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