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裡的卡皮巴拉:外來野生動物成兒童新寵,暗藏風險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看,有卡皮巴拉!”商場裡,鋼化玻璃結構包裹着的小店,小朋友圍着一隻趴在地墊上的水豚(capybara音譯“卡皮巴拉”),品頭論足。

近來,外來野生動物陸續進駐大型商場的所謂“萌寵館”,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目光。記者調查發現,這些原本生活在野外的動物,現在被困在商場封閉的環境中,供消費者逗弄、投喂,生存環境堪憂。而且,因爲它們不屬於我國的受保護野生動物,所以相關監管也存在待完善的地方,其背後隱憂值得關注。兒童青少年在與他們互動時,應注意防護。

動物福利:水豚的新家沒有水

記者走訪的一家“萌寵館”在商場親子區域,主要面向的是青少年兒童。小店面積不大,目測約200平方米左右。全店以鋼化玻璃結構爲主,店鋪的牆壁同時也是展示櫃。蜥蜴、蛇等爬行類動物,貓、犬等家養寵物,都在強烈燈光下,昏昏欲睡。

全店的賣點,無疑是水豚“卡皮巴拉”,巨大的水豚毛絨玩具,堆積在店門口,甚至連店面的logo都是一隻水豚。店面廣告,推薦名單第一名也是水豚。店員告訴記者,擼寵單人票80元/小時,親子票兩人150元/小時。面對歡脫的消費者,店裡唯一的水豚,體長約1米,就安靜地趴在墊子上,基本上一動不動。

據瞭解,水豚原產南美洲,屬於半水生哺乳動物,擅長游泳,通常以家族集羣的形式生活。而水豚的飼養環境,不但需要寬敞的室內外活動場地,還需要充足的水源,設置水池。最好還要羣體飼養。

這隻水豚在商場裡的新家沒有水,飼養環境顯然達不到標準。在北京其他的“萌寵館”,還有來自南美的羊駝、非洲的狐獴、北美的浣熊。它們對飼養環境,都有一定要求,完全室內、缺乏通風、沒有陽光的“萌寵館”很難達標。

在另一家商場的“萌寵館”,一隻高大的、尾巴染色的白色羊駝孤零零地站在大約四平方米大小的護欄內。周圍的小朋友,從它身邊經過,有時候會看看它,有時候伸手想摸摸它。羊駝會下意識地躲避,站累了,就跪倒在地。原產南美安第斯山脈地區的羊駝,需要乾燥、涼爽、通風的環境。

在社交媒體上,已經有很多網友控訴“萌寵館”內的動物,健康和精神狀態不佳。

一家“萌寵館”的工作人員表示,商場熄燈後,動物就封閉在店內,“跑不了”。實際上在2019年,南京就發生過室內動物園飼養的樹懶逃脫的事件。這隻樹懶從室內動物園逃脫後,就消失在了商場的通風管道里。

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認爲,與野生動物園等園區不同,處在商場內的“萌寵館”很難在環境擬態上,達到動物的需求。通風、採光、活動場所等都很難保證。

“我非常氣憤。”北京麋鹿生態實驗中心科普部部長宋苑在看到相關材料後表示,這種“萌寵館”不符合動物福利,也無助於動物保護,涉嫌虐待動物。

供貨商販:死了找地方埋,別報備就行

水豚,成爲萌寵界的新寵,除了長相呆萌,脾氣穩定,近年來的爆火,還與一首歌詞只有“capybara”的洗腦神曲有關。現在,除了有“萌寵館”以水豚爲賣點,還有私人飼養水豚作爲寵物。記者搜索了一下,現在全北京能“擼”卡皮巴拉的各類場所,約有幾十家。能“擼”羊駝等其他動物的“萌寵館”,數量更多。

有需求就有供應,在社交媒體上,有供貨商販直接打出廣告。“你還在爲‘萌寵館’找不到源頭廠家發愁嗎?我們是山東大型養殖基地……”從廣告視頻可以看出,有些基地規模非常大,不但有水豚,還有羊駝等等。有商販表示,一隻水豚目前的報價是5萬到7萬元,具體跟公母、大小都有關。

記者以購買者的身份諮詢一家山東養殖場的供貨商販,他告訴記者,全國80%的“萌寵館”由他供貨。

“對飼養環境有什麼要求嗎?”“沒什麼要求,養在室內也沒什麼事。”

他表示,一個500平方米的中型館,動物的一次性投資是35萬元左右。“之後就沒什麼投入了,無非是吃一點草料,沒多少錢。”

記者又問有沒有防疫風險,他回答:“有檢疫手續,都是做好的。小崽子出生的時候做,做完之後就不用再做了。”但資料顯示,很多動物疫苗需要定期注射,並不是一次注射終生有效。

如果擔心小朋友被動物咬傷、抓傷,他建議記者購買保險,有相關險種可以幫“萌寵館”經營者降低賠付風險。

雖然對動物飼養環境完全沒有要求,但他也說動物會不可避免地死亡。動物屍體的處理,他很不在意,“死了沒辦法,就找個地方埋。你不報備就行,死了拉出去丟了。”

依據《北京市動物防疫條例》等法律法規,任何個人和單位不允許隨意處置動物屍體,必須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

防疫提醒:互動時最好戴口罩手套

宋苑對“萌寵館”的防疫隱患有擔憂,“這些動物身上存不存在人畜共患疾病,有沒有經過防疫安全檢驗?”

“人畜共患疾病,主要通過呼吸、動物糞便等方式傳播,這就很考驗場所的通風和糞便清理。還有動物皮毛可能有寄生蟲,也考驗對動物的護理。”李理以鳥類舉例,鳥類換羽期間,會有羽毛飄落。不換羽的時候,有些鳥類,喜歡沙浴,也會有微小羽毛飄落。這些都可能對人的呼吸造成影響。

記者在採訪過程中,嘗試向多家“萌寵館”詢問防疫方面的工作,每家都保證沒有問題。

知情人小劉向記者透露,動物相關工作,目前主要由農業農村部門下屬的動物衛生監督機構和林草部門下屬的野生動物保護機構負責。北京市,只有犬隻比較特殊,還涉及公安部門,是因爲狂犬病的危害較大。他說:“一般商場會查驗‘萌寵館’的疫苗本。商家自己爲避免動物死亡,通常也會注射疫苗。”如果想消除動物攜帶病毒的危險,需要商家注意消毒工作。

記者以諮詢某“萌寵館”防疫工作爲由,找到動物防疫和保護部門。

有部門工作人員表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街鄉是動物防疫的具體負責人,我們目前沒接到街鄉上報這家商場的數據。”他進一步介紹,北京市農業農村部門對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小反芻獸疫、布魯氏菌病、棘球蚴病5種動物疫病實施強制免疫。他舉例,如果“萌寵館”有羊,就會實施強制免疫。但是水豚,不涉及這5種強制免疫項目,也不涉及狂犬病強制免疫。飼養水豚這種情況,如果屬地上報,防疫部門會作防疫指導,包括消毒、保持安全距離、保證設施牢固等。他還表示,“萌寵館”屬於新興產物,不屬於傳統養殖業,所以防疫管理模式還需完善。他建議家長在帶孩子接觸動物時,最好戴口罩、手套。投喂時,使用夾子,保持距離。

監管反饋:檢查“萌寵館”相關手續

據記者瞭解,水豚能夠流行,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它屬外來物種,既不屬於中國傳統養殖業飼養動物,也不屬於中國受保護野生動物。所以無論是管理前者的農業農村部門,還是管理後者的林草部門,管理起水豚,都有點捉襟見肘。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羊駝、狐獴、浣熊等外來動物身上。

不過,當記者將問題反映到上述部門時,他們的反饋還是很及時的。

有部門工作人員到“萌寵館”查驗後告訴記者,館內展示的動物不涉及中國受保護野生動物,“其展示的雞、鴨、貓的檢疫手續、消毒記錄齊全,並向農業農村部門報備”。他表示,也會督促店內進行消毒工作。

另有部門到另一家“萌寵館”查驗後回覆,水豚是從山東正規養殖場購買引進的,相關檢疫手續齊全,具備合法溯源信息。館內蛇等動物不屬於受保護野生動物。

記者 孫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