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營收破百億、虧損收窄 科大訊飛正從G到C突圍
中經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8月21日,科大訊飛(002230.SZ)發佈2025年半年度報告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09.11 億元,同比增長17.0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雖仍爲虧損2.39億元,但同比改善40.37%;扣非後淨利潤爲3.64 億元,同比改善24.62%。與此同時,經營活動現金流淨流出7.7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5.36億元同比改善49.73%,呈現出“營收增長、虧損收窄、現金流優化”的態勢。
8 月 22 日下午,科大訊飛在財報業績說明會上進一步解讀上半年業績表現。《中國經營報》記者瞭解到,科大訊飛副總裁、董事會秘書江濤對上半年業績表現情況評價道:“科大訊飛經營的基本面、健康度相對兩年前有顯著改善。”
在G端業務因宏觀經濟環境承壓時,向C端的突圍,是科大訊飛近年來最核心的戰略之一,也是外界備受關注的焦點。江濤還介紹到,今年上半年,科大訊飛的GBC(政府、企業、消費者)營收結構正持續優化。具體來看,C端業務營收成爲增長主要動力,同比增長38%,業務佔比達32%,G端業務佔比達26%,B端業務佔比達42%。
從財務數據看,科大訊飛上半年營收、回款均首次突破百億元,其中營收同比增速17.01%,延續了近年來的穩健增長態勢。
科大訊飛當前主要業務包括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開放平臺及消費者業務(開放平臺、智能硬件、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智慧城市(信息工程、智慧政法、數字政府)、運營商、智慧汽車、企業AI解決方案以及其他業務。
在大模型加持下,科大訊飛智慧教育、智慧醫療、開放平臺、移動互聯網產品及服務、信息工程、數字政府行業應用、智慧汽車、企業AI解決方案的營業收入分別同比增長23.47%、21.09%、16.18%、14.36%、7.32%、29.48%、13.31%和349.92%。然而,智能硬件、智慧政法行業應用和運營商業務營收分別同比下滑3.27%、10.42%和1.75%。
近年來,科大訊飛在G端業務面臨一定挑戰,比如,2024年,科大訊飛信息工程業務和數字政府行業應用業務營收分別同比下滑10.80%和9.36%。面對G端業務的壓力,科大訊飛果斷進行戰略調整,對於部分G端的數字政府類的項目採取了更審慎的經營策略,且將重心向C端轉移。
從科大訊飛2025年上半年業績報來看,C端業務成爲科大訊飛上半年業績重要增長引擎,同比增長38%,其中,AI學習機上半年收入同比翻番。與此同時,B端與G端業務也有所改善。
江濤也提到,科大訊飛在教育、醫療、消費者、企業AI解決方案這些領域的收入增幅也很明顯。雖然宏觀經濟壓力較大,但是由於教育、醫療是剛需,科大訊飛又有看得見摸得着的成果。因此,在專項債、超長期國債等資源投入的支持下,科大訊飛上半年G端業務在一線大區的中標合同額上也實現了91%的增長。
而記者留意到,科大訊飛整體營收以及C端業務的快速成長與其投入增加不無關係。
財報顯示,科大訊飛2025年上半年銷售費用爲20.86億元,同比增長28.28%;研發投入達23.92億元,同比增長9.2%,佔營收21.92%。
另據江濤披露,公司上半年研管營費用(研發、營銷等費用)共增加6.1億元。其一是爲星火大模型技術投入增加8200萬元,其次是行業應用的產品研發及市場推廣方面增加1.8億元。而最大投入比重則面向了C端硬件產品,渠道營銷推廣費用同比增長90.5%,增加了3.4億元至7.2億元,也拉動了學習機這些C端硬件收入增長。在江濤看來,科大訊飛人工智能相關產品的落地已經到了在營銷要發力的階段了,也取得了成果。
據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介紹,在學習機的推廣策略上,科大訊飛並非像其他廠商一樣依賴效果廣告或單純買流量,而是將大量投入放在品牌廣告上,例如電視節目或機場廣告。
“科大訊飛過去對C端品牌投入不足,現在學習機處於跨越鴻溝階段,需投入廣告讓用戶瞭解產品價值。”劉慶峰指出,科大訊飛新增的廣告大多爲品牌廣告,對於品牌廣告所帶來的客戶認知和行業領導者地位一旦形成,將來規模效應和邊際效益會越來越高。渠道建設亦是如此,前期投入期由公司和代理商來共擔建設成本,現在幾乎所有的代理商都實現盈利,之後會進入良性循環。
談及學習機產品的未來預期,劉慶峰表示,學習機品類正在快速成長,現在雖然每年只有幾百萬銷量,但2億孩子的市場成長空間大,因核心教育能力、護眼及內容安全等優勢,未來會保持高速增長,他對此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從區域來看,海外收入也爲科大訊飛業績帶來亮點與期待。2025年上半年,科大訊飛海外營收1.79億元,同比增長212.08%。科大訊飛海外開發者團隊數量也由去年6月的40萬增長至今年6月的52萬,相比去年同期的數量增長了30%。
財報顯示,上半年,辦公本、翻譯機、錄音筆、詞典筆等硬件產品在中國、日本、韓國、美國等重點國家實現營收快速增長346%。
談及對未來展望,江濤表示,人工智能商業化落地有三大紅利:其一是AI+行業賽道正加速滲透,在技術迭代與政府政策的雙重驅動下,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的進程不斷加快,不僅在教育、醫療等民生行業,還延伸至能源、交通、金融、通信及實體經濟領域;其二是人工智能的技術突破催生AI硬件新品類增多,依託中國硬件生產優勢,科大訊飛將持續推進軟硬件一體化創新;其三是人工智能出海能力提升紅利,依託自主可控的大模型和多語言能力,人工智能出海空間將被持續放大。
(編輯:吳清 審覈:李正豪 校對:燕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