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對美出超552.3億美元 首度超越對陸港
今年上半年我對美出超552.3億美元,超越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359.6美元。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財政部昨公佈我國六月出口金額五三三點二億美元,創單月新高,其中六月對美國出口規模一七二點七億美元、增幅百分之九十點九,都刷新曆年單月紀錄;此外,今年上半年對美出超五五二點三億美元,成爲我最大出超國,超越對中國大陸與香港的三五九點六億美元,創有統計以來首見上半年對美出超規模超越陸港。
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正率領談判團隊在華府與美方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由於臺灣對美龐大的貿易順差是川普課徵高額關稅的理由之一,對於我對美出口繳出「亮麗」成績,中經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表示,美國AI需求增加,加上廠商預期對等關稅開徵提前採購,帶動我對美的出口成長,有這樣的數據在,對我方談判比較不利,「出超太多,美國人會有意見」。
不過他說,目前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適用去年的數據推估,而且今年很多國家對美出口也成長,稅率談判的關鍵在於我們要讓什麼、讓多少。
財政部昨發佈出口統計,對美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市場板塊持續挪移。財政部統計處長蔡美娜表示,以上半年來看,兩者佔總出口比重並駕齊驅,皆百分之廿七點九,對陸港出口比重跌破三成,來到近廿四年來新低;對美國出口比重則是卅三年來新高。
蔡美娜說,臺灣對美出口表現好,原因除了AI商機崛起、近期急單紅利之外,也可能是因近年美國經濟基本面相當穩健,且推動製造業迴流政策,加上全球供應鏈重組影響。
財政部指出,六月出口的五大主要市場中,只有對歐洲出口呈現負成長,其他都是雙位數成長,其中又以對美國出口表現最強,六月出口值、增幅再次刷新曆年單月紀錄;出口值來到一七二點七億美元,較去年同月高速成長百分之九十點九,爲連廿三月正成長,也是有史以來第三長的上升週期。
出超方面,財政部統計,上半年金額五五七點一億美元,對美國出超五五二點三億美元,是統計以來首次超過對陸港的出超規模;對南韓入超一六二點七億美元。兩國分居上半年臺灣最大的出超及入超來源。
觀察今年前六月對美國出口,資訊與視聽產品所佔比重已高達百分之七十,與二○一八年、也就是美中貿易戰爆發當年的比重百分之廿四相比,幾乎是三倍之高,因此帶動對美國出超的大幅成長。
六月對陸港、對日本出口則因電子零組件需求活絡,出口分別年增百分之十三點一、廿五點三;僅對歐洲出口表現較爲疲弱,持續年減百分之五點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