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31.7%!錨定科創賦能的協鑫新能源(00451.HK)重回成長軌道
來源:格隆匯APP
2025 年上半年,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深度席捲清潔能源領域,行業正經歷結構性重塑。協鑫新能源以“科技創新”爲錨、“可持續發展”爲帆,加速轉型步伐,在業務迭代、技術突破、生態構建等維度尋求躍遷式突破,經營業績也彰顯出強勁發展韌性,勾勒出能源轉型賽道上的奮進圖景。
順應行業週期輪換趨勢,協鑫新能源穩步推進“重資產”向“輕資產”戰略轉型,構建“光伏+天然氣”雙主業佈局,深度嵌入清潔能源產業鏈服務環節。
從中期業績公告看,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收入6.5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1.7%,增速較去年同期的17.4%顯著提升,收入端重回擴張軌道,展現業務轉型成效。
截至2025年6月末,資產負債率爲27%,賬面現金等價物規模近4億元,財務結構保持穩健。這爲天然氣業務拓展及戰略投資儲備了充足“彈藥”,也憑藉在清潔能源領域的深厚積澱與業務多元化佈局,2025年上半年的協鑫新能源持續鞏固競爭優勢,釋放發展活力,並着力打造出穿越行業週期的增長壁壘,爲長期發展築牢根基。
一、科創賦能:重塑能源運維範式,領跑數智運維新賽道
在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浪潮中,運維模式革新或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協鑫新能源旗下運營科技公司,以科創爲利刃,突破傳統運維邊界,構建數智化能源運維新生態,爲能源高效管理注入活力。
(1)數智化運維:突破傳統邊界
長期深耕光伏運維領域,協鑫運營科技公司積累了深厚經驗基底。基於行業對綜合能源服務的需求升級,公司主動推動業務蛻變——從聚焦單一光伏電站運維,向覆蓋多能互補場景的綜合能源運營科技服務深度轉型。本質上看,這是一次突破傳統邊界的深刻轉型過程,其自主研發的“鑫翼連”平臺,是這場轉型的核心支點。
它以“算力+算法+應用場景”爲基本架構,打造全棧式解決方案:藉助算力實現新能源場站數據的高效處理與實時傳輸,通過算法構建智能分析模型,精準預判設備故障、優化能源調度;覆蓋發電、儲能、用能全環節的應用場景,讓業主單位能對光伏、風電、儲能等場站進行一體化智能監控。從電站實時狀態監測,到發電計劃動態調整,再到故障預警與快速響應,“鑫翼連”能夠貫穿能源運營全流程,助力業主高效降本。
規模突破,更是數智化運維價值的直觀印證。截至2025年6月末,運維光伏電站總裝機達11.9GW,同比增63.0%。跨越10GW門檻,意味着在港股市場光伏運維賽道上,協鑫新能源已確立“冠軍地位”。龐大的運維規模,不僅驗證了數智化模式的可複製性,更通過規模效應攤薄成本、強化技術迭代能力,持續拓寬數智化運維的價值深度。
(2)技術研發與資質:沉澱硬核實力
在能源數智化轉型的核心環節,技術研發與運營管理的深度融合,是突破行業瓶頸的關鍵所在。協鑫新能源旗下運營科技公司始終堅守“研發+管理”雙輪驅動模式,既以研發創新突破技術邊界,又以精細化管理保障技術落地,形成閉環體系。
而業務邊界的拓展,本質上更是技術價值的橫向延伸與縱向深化。隨着協鑫新能源設計院正式納入運營科技業務體系,公司服務從單一光伏電站運維,全面覆蓋風、光、儲、充全業態綜合能源場站,形成“前期規劃 - 中期建設 - 後期運維”的全生命週期服務能力 —— 例如爲某工業園區打造的“風光儲充一體化項目”,公司不僅提供從現場踏勘、工程設計到設備採購的全流程建設服務,還通過“鑫翼連”平臺實現電站發電、儲能調度、充電樁運營的一體化管理,幫助園區清潔能源使用率實現大幅提升。
這種全鏈條服務能力,高度契合行業長期發展趨勢。正如《Smart Energy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ervices Market Thrives, Ensuring Efficiency with Robust Growth by 2024 - 2030》報告指出,全球智慧能源運維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在2024 - 2030年以9.6%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而中國智慧能源運維服務市場增長潛力預期更爲突出,因此後者在全球市場中的佔比將在期間進一步提升。另據《2025至2030 中國電力代維行業發展動態及未來前景研究報告》顯示,新能源電站代維服務佔比將從2025年的38%提升至2030年的52% ,持續提升趨勢顯著。還有行業分析預測指出,零碳園區、分佈式能源站、風光儲充一體化等綠色應用場景的運維需求增長最快,預計2030年此類場景運維需求佔比將達40%以上,爲具備全業態服務能力的智慧運維企業提供了廣闊市場空間。
在具體技術應用層面,公司始終以“解決行業共性痛點”爲導向,率先推動運維環節的自動化、智能化升級。技術的持續沉澱,最終則轉化爲難以複製的知識產權壁壘。截至2025年6月末,運營科技公司累計持有36項軟件著作權、5 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形成“軟件+算法+硬件”三位一體的技術護城河。2025年,公司憑藉在數智化運維領域的突出成果,相繼斬獲亞洲光伏產業協會 (APVIA)“產業貢獻獎”與“光儲應用獎”、世紀新能源網“PVBL2025 光儲行業最具影響力數字運維企業” 等榮譽 —— 這些資質不僅是行業對其技術實力的認可,更成爲市場拓展的“通行證”。
二、全鏈協同:構建天然氣“站貿一體化”樣本,開拓增長新極
從全球視角看,天然氣需求增長態勢明確。2025年國際天然氣市場延續強勁需求,國際能源署(IEA)的研究數據顯示,受全球經濟復甦、能源結構低碳化轉型等因素驅動,未來5-10 年全球天然氣需求將保持年均約6%的增幅,長期增長動能充足,成爲能源消費增量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聚焦國內市場,天然氣在能源體系中的地位持續提升。隨着“雙碳”目標推進,國內能源結構優化進程加快,天然氣作爲低排放能源,需求同步攀升。《中國天然氣發展報告》明確指出,未來十年國內天然氣消費量有望維持7%左右的年增速,且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佔比將進一步提高,行業整體發展前景廣闊,爲企業佈局天然氣業務提供了優質土壤。
協鑫新能源緊扣行業趨勢,深度佈局“站貿一體化”模式,構建起“國際長協+現貨”“內貿+外貿”雙驅動業務體系:公司通過“國際長協”鎖定穩定氣源,以“現貨”交易靈活應對市場價格波動,保障資源供應的穩定性與成本優勢;“內貿”聚焦國內市場需求,“外貿” 依託新加坡貿易平臺拓展國際業務版圖,形成內外聯動的全新業務格局。
這一戰略佈局的成效已逐步顯現,2025年上半年,公司LNG貿易額達34.8萬噸,實現營收4.83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7.6%,天然氣業務不僅成爲公司收入增長的重要支撐,更憑藉穩定的盈利水平,成爲利潤增長的核心引擎,爲整體業績提升注入強勁新動能。
在“站貿一體化”戰略推進過程中,協鑫新能源以清晰的業務節奏推動關鍵項目落地,逐步完善產業鏈佈局:在2024年10月首船進口LNG接卸,標誌天然氣業務進入實質運營階段;2025一季度完成如東LNG接收站收購,與茂名接收站形成南北協同格局,完善基礎設施佈局,2025二季度成功開展國際轉口貿易,“KITA LNG”船承運6.51萬噸液化天然氣抵港,彰顯全球運營能力。
值得關注的是,如東LNG接收站作爲江蘇省重大能源基礎設施項目,計劃於2025年三季度進入試運營階段。後續公司將通過優化運營模式、提升設備設施綜合利用率、挖掘精細化管理潛力等方式,進一步釋放接收站的盈利空間。
從首船接卸到接收站運營,從國內貿易到國際轉口,公司天然氣業務每一季度均實現新突破,業務進展與業績增長形成深度共振,推動板塊進入“項目落地 — 規模擴張 — 利潤提升” 的快速發展正循環,以有序的節奏開拓出穩定的增長新極。
從行業機遇把握到戰略落地執行,協鑫新能源通過“站貿一體化”創新模式,不僅打通了天然氣產業鏈的“任督二脈”,更構建起差異化競爭優勢。隨着後續基礎設施運營成熟、市場渠道持續拓展,天然氣業務有望成爲公司穿越行業週期、實現長期增長的核心支柱,同時也爲中國能源轉型背景下的天然氣產業發展提供可借鑑的實踐樣本。
三、生態競合:踐行長期主義,構建全球化發展護城河
面對國內能源產業“內卷”困境,協鑫新能源錨定國際化出海方向,探索“生態化競合”發展路徑,與國家“反內卷”、倡導新價值創造的導向高度契合。在此提出探索的路徑將戰略聚焦於以下三大維度:
一是整合資源,打造價值共享鏈。統籌國內外產業鏈資源,差異化管理境內外供應商,藉助 ESG管理體系提升全鏈競爭力,構建價值共享生態,打破“內卷”困局;
二是模式適配,保障合規發展。構建適配國際化業務的扁平、專業、一體化管理模式,健全風控機制,確保“內外雙合規”,爲海外業務突破築牢管理根基;
三是生態共生,賦能長期發展。以生態共生共融理念,推動海外業務協同發展,在全球能源變革浪潮中踐行長期主義,彰顯公司重構發展護城河、保障業務增長可持續性與確定性的戰略決心,爲全球化佈局注入動力。
總結來看,2025年上半年,協鑫新能源以科創爲內核,在輕資產轉型、能源運維創新、天然氣全鏈佈局、生態競合構建上成效顯著,爲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未來,有望持續領跑能源轉型賽道,在全球能源變革進程卡位重要位置,把握歷史機遇成就前所未有的價值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