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綠債發行增93.82%;天津發布綠金案例|綠色金融週報

南方財經記者郭曉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李德尚玉 報道

隨着綠色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相關的資訊和數據變得越來越豐富。綠色金融週報從宏觀視角和機構綠色金融實踐等角度,關注綠色金融領域的最新前沿動態,追蹤綠色金融市場的最新趨勢,爲綠色金融相關參與方提供決策依據和參考。

1、上半年綠債發行規模增長93.82%

日前,東方金誠信用發佈的2025年上半年我國綠色債券市場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國境內綠色債券市場發行規模同比呈現大幅度增長,綠色中期票據和金融債佔據主導地位。2025年上半年境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247只,發行規模4858.51億元,發行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23.50%,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增長93.82%。其中,綠色中期票據發行數量領跑綠色債券市場,發行數量佔比40.89%;發行規模方面,綠色金融債發行規模最高,佔比達59.28%。此外,2025年上半年新發行69只碳中和債券,累計發行規模爲732.85億元,佔綠色債券市場發行規模的15.08%,同比下降8.96%。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2025年上半年中國綠色債券市場的強勁增長態勢,尤其是綠色中期票據和金融債的突出表現,爲推動經濟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儘管碳中和債券佔比有所下降,但整體市場活力和發展潛力依然強勁。

2、天津發布十個綠色金融典型案例

天津金融監管局於7月31日召開新聞發佈會,會上介紹了天津10個具有代表性的綠色金融典型案例。如在區域生態建設方面,渤海銀行天津分行發放10億元EOD模式貸款,支持天津經開區生態環境及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綜合開發等;在風險保障方面,國壽財險天津市分公司爲津南區1300餘畝核心綠化林區定製“城市綠屏保險”,提供1300餘萬元風險保障等;在產融結合方面,中國信保天津分公司與中國銀行天津市分行構建中長期出口買方信貸融資模式,支持天津某民營企業“一帶一路”綠色建設項目1.5億元融資等;在機制創新方面興業金租創新採用7500噸碳排放權作爲質押物,爲企業提供1.8億元資金支持,盤活碳資產價值。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天津發布的10個綠色金融典型案例,覆蓋生態建設、風險保障、產融結合與機制創新等多個領域,展現了天津在綠色金融實踐中的多元化探索與創新成果,爲推動綠色金融發展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

3、上週碳價最高73.69元/噸

8月1日,上海環交所發佈上週(20250728-20250801)的全國碳市場每週綜合價格行情及成交信息。

上週全國碳市場綜合價格行情爲:最高價73.69元/噸,最低價72.27元/噸,收盤價較上週最後一個交易日下跌1.72%。

本週掛牌協議交易成交量996,648噸,成交額73,192,282.92元;大宗協議交易成交量1,494,601噸,成交額109,054,604.88元;本週無單向競價。

本週全國碳排放配額總成交量2,491,249噸,總成交額182,246,887.80元。

2025年1月1日至8月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成交量50,811,809噸,成交額3,790,355,900.89元。

1、首單央企天然氣發電公募REITs上市

8月1日,首單央企天然氣發電公募REITs——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基金代碼:50801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華夏華電清潔能源REIT由中國華電集團旗下華電國際作爲主要原始權益人,中信證券擔任專項計劃管理人,華夏基金擔任基金管理人,基金底層資產杭州華電江東天然氣熱電聯產項目,是浙江電網重要統調電廠及杭州市錢塘區核心電源、熱源支撐點,區位優勢突出、政策配套完善、技術水平先進、歷史收益穩定,具備優異的資產質量與可持續運營能力。基金擬募集規模18.945億元,比例配售前累計認購資金超1700億元,公衆投資者與網下投資者有效認購倍數均創清潔能源REITs相關紀錄新高。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首單央企天然氣發電公募REITs獲投資者積極認購,體現了市場對清潔能源項目的高度認可,更爲央企盤活優質資產、拓展融資渠道提供了創新範例。

2、京東科技連發兩單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

7月24日,“京東科技-京誠系列15號2期供應鏈保理合同債權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規模5億元。本次項目募集資金擬投向節能家電貿易應收賬款保理項目,底層家電貿易相關產品均爲高效節能家用電器。該項目也是交易所市場首單“綠色家電”主題的ABS產品。隨後7月29日,京東科技又一單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東道十六號2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綠色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規模10億元,項目募集資金將全部用於節能家電採購。該項目爲市場首單綠色個人消費金融ABS。

21碳中和課題組快評:上述兩筆業務分別投向節能家電貿易應收賬款保理和綠色個人消費金融領域,這不僅爲綠色家電市場注入了資金活力,推動了綠色消費的普及,拓寬了綠色產業融資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