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兩岸往來超過250萬人次 潘賢掌:走近走親意願不可阻擋
▲ 2025年京臺第28屆臺科技論壇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並致詞 。(圖/記者任以芳攝)
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第二十八屆京臺科技論壇近今(19日)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出席並致詞,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兩岸攜手推進產業升級與融合發展。同時引述新數據,今年上半年兩岸人員往來超過250萬人次,同比增長逾20%,前8個月兩岸貿易額達2011.9億美元,同比增長8.9%。事實證明「兩岸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阻擋,融合發展勢頭不可逆轉」。
第二十八屆京臺科技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副主任潘賢掌受宋濤主任委託,出席論壇並致詞。他代表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對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祝賀,並向兩岸嘉賓致以誠摯問候。
潘賢掌指出,京臺科技論壇作爲兩岸重要的經貿交流合作平臺,在科技創新、融合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本屆論壇以「供應心智生產力,攜手融合新發展」爲主題,對推動兩岸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引導兩岸企業攜手躍升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具有重要意義。
他提到,9月3日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再次彰顯中國人民走和平發展道路的堅定決心,激發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
潘賢掌強調,「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黨的十八大以來,大陸將科技創新置於國家發展全局核心位置,透過創新驅動與制度改革,推動產業升級,提升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
潘賢掌說,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雙輪驅動下,大陸創新活力持續激發,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在全球產業鏈創新鏈中的地位不斷增強,開創了以科技創新爲引領,以制度創新爲保障,以產業升級爲落腳點的創新發展路徑。他表示,中國式現代化正在全面推進,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爲臺胞臺企在大陸發展提供更理想、更有力的空間。
「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兩岸同胞是命運共同體。」潘賢掌呼籲,兩岸同胞應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機遇,積極參與兩岸科技研發合作,推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構建具有全產業鏈競爭力的優勢產業,共同搶佔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革命的制高點。
潘賢掌引用數據指出,今年上半年兩岸人員往來超過250萬人次,同比增長逾20%,前8個月兩岸貿易額達2011.9億美元,同比增長8.9%。這些事實充分證明「兩岸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阻擋,融合發展勢頭不可逆轉」。
▲潘賢掌。(圖/記者任以芳攝)
接着,潘賢掌批評民進黨事實一再證明,「兩岸同胞走近走親的意願不可阻擋,兩岸融合發展勢頭不可逆轉,民進黨當局和臺獨分子煽動對抗操弄合國,極力限縮兩岸人民的正常交流交往,註定不得人心,更不會得逞。」
談及歷史,他指出,「今年是臺灣光復80週年與也是全體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結果,是兩岸同胞共同榮光。過去我們能打敗窮兇極惡的日本侵略者,讓臺灣重回中國版圖,今天強盛起來的中華民族更不可能再讓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堅持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共同守護好建設好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家園。」
他呼籲,希望廣大臺灣同胞爭做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把握國家統一民族復興的歷史大勢,堅持一箇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共同維護臺海和平穩定,共謀祖國統一大業,共創民族復興主業。
最後,潘賢掌表示,北京近年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市政府也高度重視對臺合作,爲臺胞臺企來京發展提供良好環境。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將持續支持京臺融合發展,鼓勵更多臺灣青年把握機遇,在北京這片「千年古都與現代城市完美結合的沃土」實現人生價值,爲民族復興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