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419.7萬國際旅客來臺 地震謠言影響6月港澳客大減

▲今年上半年共有419.7萬人次來臺,其中以日本68萬人次最多。(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周湘芸/臺北報導

交通部觀光署今年訂定達1千萬人次國際旅客目標,截至上半年共有419.7萬人次來臺,其中以日本68萬人次最多;出國旅客則有914.1萬人次,以赴日本327.2萬人次最多。若以6月單月來看,港澳及韓國客都減少7.4%,分別因日本地震預言及韓元貶值影響。

根據觀光署統計,今年1至6月共419.7萬人次入境臺灣,前5大來源國分別爲日本68萬人次、香港57萬人次、韓國53.1萬人次、美國36萬人次、菲律賓31.3萬人次;在出境部分有914.1萬人次,前5大目的地分別爲日本327.2萬人次、中國大陸152萬人次、韓國83.3萬人次、香港78.3萬人次、越南62萬人次。

若以6月單月來看,入境共有60.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6.10%,前5大來源國分別爲港澳10.1萬人次、日本9.3萬人次、美國6.8萬人次、韓國4.8萬人次、中國大陸4.6萬人次,其中以陸客增加48.97%最多,日本客也增加21.85%,港澳及韓國客都減少約7.4%;而平均每一旅客在臺停留時間爲7.38夜。

另外,6月出境共有164.9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成長5.2%,前5大目的地分別爲日本58.7萬人次、中國大陸28.8萬人次、韓國16.2萬人次、香港14.1萬人次、越南9.7萬人次。

觀光署表示,今年每月國際旅客來臺都有20%成長,整體跟去年相比已累積37%成長。其中,菲律賓旅客來臺成長快速,主因疫情前就在菲律賓試辦免籤,疫後也做很多宣傳推廣,包括跟旅行社及航空公司合作方案,陸續看到不錯成果,且菲律賓有距離近、航班多的優勢,成長明顯。

若以6月單月來看,觀光署指出,去年8、9月開放金門及馬祖小三通後,陸客從金馬入境的比例就持續增加,今年6月陸客明顯增加主因去年6月尚未開放,對比之下成長明顯。

觀光署也說,今年6月港澳旅客受日本地震謠言影響,來臺人數明顯減少,赴日人數更大減33%,凸顯整體觀光產業脆弱,社羣訊息發酵影響大;至於韓國旅客減少,主因6月遇上韓國大選,加上韓元兌臺幣匯率持續貶值,對於韓國旅客來臺競爭力受影響。另外,美國6月來臺旅客也有微幅衰退,研判可能受關稅政策及移民政策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