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多久才會選擇離職?他曝「職場觀察期」掀網熱議

在臺灣,即使只入職一天,依法仍有權利終止勞動契約。示意圖/ingimage

職場中常有人疑惑,新工作究竟要待多久才能判斷去留。就有網友分享,自己從事人事工作時發現,新人進公司後,有人只待一天就決定離開,也有人撐了三個星期才選擇離職,讓他思考究竟是當機立斷比較聰明,還是多留幾周觀望更爲穩妥。

原PO在「mobile01」論壇上直言,能在短時間內就看清環境並抽身,似乎展現敏銳判斷力;而撐到三週才離開的,往往是因爲猶豫或經濟壓力不得不留下,甚至坦言自己也開始懷疑現職公司是否合適,正思考何時該轉身離開。

不少網友分享親身經歷,有人回憶曾遇過主管上任後,翻看資料不到一天便選擇離開,後來證實公司經營狀況確實不佳;也有人提到待過流動率極高的單位,最終公司果真倒閉。這些案例讓人認爲,及早察覺問題並抽身確實能避免風險。

另一派意見則認爲,若沒有經濟壓力,自然能瀟灑離去,但現實是大部分人都需要依靠薪水維生,往往只能暫時忍耐;也有人提醒,新人需要時間適應與磨合,太快做出判斷未必明智。

還有聲音指出,因爲物價高漲,長期待在同一家公司卻得不到加薪,必須靠跳槽才能累積經驗與收入,但前提是具備專業能力與清楚定位,否則只會陷入不斷遇到壞老闆、壞同事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