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刪瑤領銜人不是想退就能退」 趙少康揭法條:中選會別想要吃案

▲吳思瑤「地動刪瑤」罷團領銜人張克晉宣佈退出。(圖/記者劉昌鬆攝)

記者郭運興/臺北報導

全臺大罷免持續熱戰,國民黨罷綠委團體卻頻傳連署爭議,而罷免吳思瑤的領銜人張克晉則在1日宣佈退出領銜人身份與罷免議題。對此,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今(2日)指出法條,領銜人可以有條件「被動」被更換遞補,而不是「主動」退出不當領銜人,「刪瑤」領銜人不是想退就能退,而且目前至少有1萬4000人同意罷免吳思瑤,早在進行的罷免案,不可能因爲領銜人想退出就可以「吃案」,中選會也不可以見獵心喜趁機想要「吃案」。

趙少康表示,罷免吳思瑤領銜人張克晉突然退出,是不是因爲被民進黨威脅,心生恐懼才決定「不玩了」?目前沒人知道。

趙少康表示,但是,遍查選罷法條文,沒有關於罷免案領銜人主動退出的規定,換句話說,根本沒有領銜人退出的情境,有幾千人提議的罷免案既然已經提出並通過中選會審查進入二階,也不可能因爲領銜人出狀況而被影響。

趙少康認爲,現在不少人以訛傳訛說,要經過1/2的提議人同意,纔可以換領銜人,在罷免吳思瑤一案上,需要超過2000人的書面同意,才能由備補領銜人接替出任。但大家試想當時簽署提議罷免的四千多人,頂着大太陽、冒着大風大雨趕來連署,領銜人並沒有死亡,竟要二千多人再來籤同意書,玩笑豈不是開大了?

趙少康指出,根據選罷法第76條第8項規定「罷免案提議人之領銜人死亡或經提議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書面同意者,由備補領銜人遞補爲領銜人,並以一次爲限」。

趙少康說,針對罷免領銜人遞補,選罷法規定得很清楚,除了死亡當然由備補領銜人遞補外,領銜人「經提議人總數二分之一以上書面同意」,能由備補領銜人遞補,領銜人可以有條件「被動」被更換遞補,而不是「主動」退出不當領銜人。

趙少康再說,退一萬步說,罷免吳思瑤在第一階段就已經有4000多人連署做提議人,第二階段的連署書也超過1萬份,也就是說,在士林、北投,到目前至少有1萬4000人同意罷免吳思瑤,早就在進行的罷免案,不可能因爲領銜人想退出就可以「吃案」,中選會也不可以見獵心喜趁機想要「吃案」。

接着,趙少康提到,根據立院職權行使法規定,連立委在立法院要撤回提案,都要先經過連署人同意,公投法針對撤案也有類似規定,這就是法律考量權利均衡後的設計。

趙少康指出,再看看選罷法第 78 條「罷免案於未徵求連署前,經提議人總數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得以書面向選舉委員會撤回之。」連撤回罷免案都要2/3的提議人書面同意,怎麼已經達成1%提議規定而且正在進行連署中的罷免案,只因領銜人個人原因,罷免案就可以任意加以作廢?中選會不可以胡亂解釋,以免鬧笑話!

趙少康直言,張克晉宣稱,希望全國團結一致所以退出罷免,問題是,發動大罷免的民進黨有想跟在野黨團結嗎?面臨罷免威脅的國民黨立委有35個人,民進黨不停手,只有你張克晉一個人不玩,可以讓國家團結不空轉?

最後,趙少康強調,北市「雙吳」是最可能被罷免的民進黨立委,又以吳思瑤的連署進度最快,所以民進黨要無所不用其極的打壓、破壞,造成寒蟬效應,民進黨自己大肆罷免在野立委,卻沒收人民投票支持在野罷免的權利,就是威權統治。

▼趙少康喊話領銜人想退出,中選會也不能吃案。(圖/翻攝自Facebook/趙少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