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有座“水下古鎮”,繁華百年卻沉入水底,僅存的古建築超驚豔

這是小漁的行旅日記,走走停停,和我一起看陝西。

真的很難想象,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個山清水秀、風景如畫的地方,平靜的水底,竟然“沉睡”着一個曾經繁華無比的古鎮。

你去過嗎?

去安康紫陽旅行的時候,“北五省會館+半畝茶園”是我們已經敲定的行程。這兩景點距離很近(其實算一個景點),半畝茶園在半山山腰上,北五省會館在山腳下的漢江邊兒上。

來的路上,我看到沿途“陝甘茶馬古道景區”的歡迎語。逛完茶園開始遊覽北五省會館的時候,我又發現這裡的文保碑上寫的是“瓦房店會館羣”。

頭一次來紫陽,一時間還真沒搞清楚這幾個名稱之間的關係。等我瞭解完,才驚覺:這碧綠的河水之下,竟然沉睡着一座繁華無比的“水下古鎮”。

它就是——紫陽瓦房店。

瓦房店是個地名,位於紫陽城西南8公里,地處任河和渚河的交匯之地。

任河是漢江最大的支流,渚河是任河最大的支流,位於兩河匯聚之地的瓦房店,因爲漢江水運的發達,伴隨茶馬貿易興起,成爲陝南重要的貨物集散地,被譽爲西北“小漢口”。

早在明清時期,瓦房店便已十分繁榮。全國各地的客商紛至沓來,在這裡開商號、建會館,一時間,帆檣如林、商船爭流,繁盛一時。

根據記載,在當時瓦房店不到一平方公里的集鎮上,形成了川蜀館、武昌館、江西館、湖南館、九江館、北五省會館、黃州館等幾大會館,興盛長達百年之久。

隨着水運式微,瓦房店漸漸歸於沉寂。

上個世紀80年代,因爲修建安康水電站,瓦房店的千戶人家舉家遷徙到任河東南岸,曾經大名鼎鼎的瓦房店也更名爲“向陽鎮”。當初那個繁華古鎮,大部分則爲淹沒在了水底。——而地勢最高的北五省會館,則被完整的保留了下來。

瓦房店老照片

瓦房店今昔圖片對比,可以看到淹沒了的區域。

北五省會館始建於乾隆年間,由陝西、山西、河北、山東、河南等地客商分期建造,故而得名。整館爲磚木結構,沿南北中軸線依次建有戲樓、觀戲樓、鐘鼓樓、過殿、大殿,形成三進封閉院落。

整個北五省會館最大的看點,便是位於過殿和正殿牆壁之上的壁畫羣!

這是目前陝西境內已發現的最大的一處清代建築壁畫,其規模之大、保存之完好、藝術水平之高,在國內也較爲罕見。

第一眼看見,真的非常驚豔!

每幅壁畫之下都做了詳細的內容介紹,方面遊人品讀學習。

北五省會館旁邊還保留有一處川主會館,是乾隆年間四川商人在此經商所建的。現在的川主會館只有一間大殿保留,會館中堂正中爲“川主”李冰的塑像。

如今,包括北五省會館、川主會館在內的瓦房店會館羣已經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瓦房店會館羣、茶山步道和半畝茶園,共同組成了陝甘茶馬古道景區。

紫陽是茶馬古道的重要發源地,陝甘茶馬古道的兩條主要線路,一條就是由從瓦房店開始的,經石泉至略陽最後離開陝西進入甘肅的。

瓦房店雖已沉入水底,它的故事卻值得我們追憶……

最後說一下旅遊實用信息,想來的朋友可以參考:

座標:安康市紫陽縣陝甘茶馬古道景區(北五省會館、半畝茶園)

門票:免費

交通:如果是週末來玩,可以從紫陽縣城坐船到北五省會館,然後有擺渡車到半山腰的半畝茶園。周內來玩,可以在縣城紫陽廣場坐專線旅遊公交。

想了解更多冷門、好玩的旅遊地,歡迎大家關注“小漁的行旅日記”。和小漁一起發現世界更多美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