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銅川:提準辦實,確保代表建議落地見效
來源:銅川人大
近年來,銅川市人大常委會認真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探索開展代表建議和建議辦理“雙評估”工作,把好代表建議提出關、辦理關,推動人大代表的“金點子”轉化爲推動銅川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實現代表建議質量和辦理質量雙提升。
聚焦“提”,夯實建議質量根基
“楊代表,您提出的關於支持開發利用秀房溝、東溝煤礦周邊資源的建議,屬於省級事權範圍。我們將轉交我市選出的省人大代表,請其根據情況在省人代會上提出相關建議。”“郝代表,您提出的關於因地制宜、科學合理開展農村耕地保護工作的建議與侯代表提出的意見建議內容相近,建議將兩條建議合併處理。”……
——銅川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大會議案建議組工作人員正在和人大代表就建議內容情況進行溝通。
銅川市人大常委會組織市人大代表視察代表建議辦理情況。(銅川市人大常委會供圖)
這是銅川市人大常委會積極探索代表建議評估機制的一個生動縮影。《銅川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建議質量和代表建議辦理質量評估辦法》從政治性、合法性、可行性三個維度對“好建議”進行界定,市人代會召開前各代表團初評、會中由大會議案建議組複評、會後由市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會同市級相關部門對代表建議進行聯評,層層篩選把關,確保建議內容高質量。
銅川市十七屆人大五次會議期間,代表提出建議113件,其中19件建議因不符合有關政策和法律規定、內容過於宏觀空泛或不屬於市級事權範圍,向代表解釋說明後由代表主動撤回,3件建議因內容相近併入其他建議。最終,篩選出91件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人民羣衆關心關注的“金點子”、“好建議”,爲後續代表建議交辦、辦理等工作的有序推進提供了堅實基礎。
強化“辦”,讓民意之花結出惠民之果
銅川市人大常委會聚焦問題導向、實效導向,建立“各承辦單位自評、政府辦審評、市人大各專門委員會會同代表聯評”的建議辦理情況評估機制。評估重點包括承辦單位解決的問題、辦成的實事、完善的措施與推動的工作。評估結果分爲“好”、“較好”、“較差”三個等級,對於評爲“較差”或代表對辦理情況不滿意的,將退回承辦單位重新辦理。
兩年前,銅川新材料產業園區的光電子集成產業園存在用水供應異常、“雙迴路”供電缺失等問題,影響企業生產。在銅川市十七屆人大三次會議上,聶林濤代表提出了“關於加強新材料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隨後用水問題當年解決,但供電問題因資金等原因被擱置。
市人大常委會對該建議辦理情況評估時,聶林濤代表表示對辦理情況不滿意。該建議被依規退回重辦,並跟蹤督辦。經共同努力,推動政府投資630萬元實施供電網架完善優化工程,徹底化解了園區企業發展的“後顧之憂”。
如今,產業園裡多條生產線馬力全開,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2024年,銅川市十七屆人大四次會議上代表提出的98件建議辦理完畢後,市人大常委會對建議辦理情況進行評估,對9件建議向市政府辦公室進行書面督辦,要求承辦單位重新辦理,督促問題妥善解決,受到代表和羣衆的一致好評。
靈活“用”,促進“提辦”雙方良性互動
銅川市人大常委會在“雙評估”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鼓勵與約束並重機制,激勵“提得好”的代表與“辦得好”的單位,充分發揮示範作用。
建議辦理情況評估結果印發市人大常委會會議,供常委會組成人員審議“一府一委兩院”代表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時參考。同時將建議辦理評估結果抄送市考覈辦,作爲承辦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覈的重要參考。
“‘雙評估’辦法施行以來,不僅引導人大代表進一步加強學習、深入調研、提高建議質量,而且促進承辦單位以更加負責的態度、更加務實的舉措落實建議辦理工作,形成了‘提辦’雙方良性互動的局面。”銅川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魏四新說。
來源:《中國人大》雜誌2025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