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難救援第一難「找難」 苗消推第三方留守搶時間救命
一名41歲林姓女山友前年獨攀雪山,在凱蘭特坤山北峰邊坡滑落死亡,透過第三方留守平臺找到位置,救難直升機吊遺體後送。圖/苗栗縣政府消防局提供
臺灣2019年開放山林以來,苗栗縣政府消防局山難救援案件有增無減,去年60件更是達到最高峰,消防局力推公私協力第三方留守平臺,已有2例成功案例,解決第一難「找難」,搶時間救命。
聯合報系報導山難救援議題引起迴響,苗栗縣山難救援分雪霸國家公園範圍的管理山域,及林業及自然保育管理署範圍的郊山,消防局統計,山林開放前,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年發生2、30件,開放後3、40件,去年最多有60件,54人獲救,造成6人死亡。
消防局指出,山難救援有3難,「找難」、「到難」、「救難」,最關鍵就是找難,如果耗費好幾天才找到人,失去救援黃金時間,苗消力推第三方留守平臺,透過登山客自主的、付費的使用留守平臺,提供衛星定位設備租賃服務和留守功能,萬一山難事件發生,將能大幅縮減「3難」的風險。
苗栗縣有2個成功案例,2023年2月間一名41歲林姓女山友獨攀雪山,在凱蘭特坤山北峰邊坡滑落死亡,她生前自備攜帶衛星通信座標設備,10分鐘會回報1次位置,第三方留守平臺發現她6個小時後沒有移動,發簡訊未獲回覆,平臺因此報案。
消防人員搜救,因林女山難地點陡坡斜降100公尺碎石坡處,當時積雪融化中,下切過程溼滑,一名消防隊員還滑倒受傷,經申請空勤總隊直升機,依據座標快速發現林女位置,吊掛遺體後送。
第2起案例,去年1月間38歲黃姓登山客向雪霸家公園管理處申請入山許可,自備攜帶衛星通信座標設備,作爲第三方留守平臺監控管理,黃男在大鹿林道西線途中糧食耗盡身體虛弱,設備發出求救訊息及位置座標,消防局發動地面搜救,並申請空中勤務總隊直升機,快速找到黃男,吊掛後送醫院治療。
第三方平臺大幅提升救援的可計算性和可預測性,降低搜救成本及相應的社會成本,消防局呼籲山域事故迴歸山域主管機關,普及山林教育,鼓勵合法申請入山,攜帶第三方留守平臺衛星自動定位座標設備,則優先准予入山許可,及山屋入住優先等,萬一發生山難,第一難的找難可以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