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款10億沒花下去?李永萍轟:還徵「清溝超人」超荒謬

花蓮馬太鞍堰塞湖發生溢流,爲光復鄉帶來慘重災情,各地搜救團隊與鏟子超人持續清淤救災。(中時資料照)

花蓮光復鄉遭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決重創,災後淤泥遍地、側溝阻塞。環境部長彭啓明4日深夜在臉書緊急徵求「清溝超人」志工,盼民衆自備工具協助清理側溝,加速排水系統恢復,卻引發民衆質疑政府「拿志工當勞力」。對此,前臺北市副市長李永萍8日痛批,民進黨中央政府不僅未善用善款與機具資源,反而濫用人民善心,讓民衆冒險下水清淤,「這樣的行政態度太過分,也暴露中央救災能力的失衡。」

李永萍8日在中視節目《庶民大頭家》中表示,光復鄉的災情極爲嚴重,早期「鏟子超人」志工自發投入,是在交通中斷、設備未能即時抵達時挺身而出,協助打通道路、清理住家,讓災區能迅速恢復運作,「那是臺灣人民在緊急時刻最真誠的善意與行動」。但她強調,如今情況已不同,中央早已接手災後復原,善款超過10億元,「不缺錢也不缺資源,卻還要民衆自備工具去挖水溝,這已經不是感動,而是失職。」

她指出,清理側溝不是單純的志願服務,而是高度危險且需要專業防護與經驗的工作。民衆若在高溫、惡臭與積水環境中長時間勞動,容易受傷或感染疾病,政府若仍鼓勵志工下水,形同將風險轉嫁給人民。「你今天有十億元善款、地方政府也在動員工務單位,中央怎麼能還要人民冒險?機具、清溝車、專業團隊都該到位,這纔是政府該做的事。」

李永萍進一步批評,民進黨政府在災後不僅未反省救災調度問題,反而持續與地方政府爭功爭責。「他們不檢討自己,卻還想利用災難刷存在感、做政治操作。」她指出,花蓮災區最需要的是穩定與效率,而非政治口水。「災民現在最怕的是淤泥幹了、病蟲孳生,這不是靠志工清幾條溝就能解決的問題。」

面對外界質疑,彭啓明日前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迴應表示,光復地區的側溝全長約30公里,目前僅清理約5公里,中央已調度8輛清溝車支援,但因淤泥厚重、巷道狹窄,機具無法全面進入,只能仰賴人工輔助。他強調,徵求志工並非要取代專業團隊,而是希望在有限資源下加速復原,「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但大家一起,就能讓鄉里更乾淨、更安全。」

不過,李永萍認爲這樣的說法仍難以服衆。她呼籲,中央應該拿出具體作爲,公開說明善款用途與資源配置,並讓專業團隊全面進駐災區。「災民需要的不是口號,而是行動。政府不該再消耗人民的善意,更不該讓志工替失能的行政效率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