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交易輕道義 莫忘川普筆尖說
川普曾用「圓桌與筆尖」類比大陸與臺灣的實力差距,至今也從未鬆口是否要出兵保衛臺灣。圖爲川普在簽署文件。(路透)
狂言瘋語的美國總統川普,再次語出驚人,稱完全開放的中國有利於「統一與和平」,這段話無論從字面意義、談判技巧、強人特質、交易性格、以及過往川普對臺灣的評價來看,都能得到一些解釋。
首先,怎麼翻譯?此句完整脈絡是「完全開放的中國,對中國和美國都是極佳的(fantastic),對統一與和平(unification and peace)也有利」,反疑美論者駁斥,川普指的是中國內部的「安定和諧」;但「統一」一詞確實具高度政治意義,或許川普要表達的類似馬英九主張過的「民主統一論」,即愈開放的中國愈有利於實現統一。
外交部的澄清說法是,美中談判未觸及臺灣。然而,這其實是兩回事,即便關稅談判本身無涉臺灣,川普仍可對談判完成後的後續局勢發展,做出個人主觀評斷。
第二,有說過嗎?從中美三個歷史公報、《臺灣關係法》到對臺六項保證,美國始終最核心關切的,都是臺灣問題要由兩岸人民自己以和平方式解決,不能任由一方片面改變現狀。也就是美國重視的是和平的「過程」,對「結果」不持立場。然而川普此次的「統一說」涉及「結果」,顛覆過去美國的涉臺論述,難怪總統府、外交部都趕忙跳出來滅火。
第三,是談判技巧嗎?川普擅長「極限施壓」,透過漫天要價、捉摸不定,讓談判對手被「PUA」,誤以爲對等換到了川普讓步。此次有個重要時空背景,除了是中美剛達成關稅「停戰協議」外,川普也將在本週末與習近平通話,這可視爲在通話之前,川普對習的一次示好,誘使北京也放軟姿態,屆時再來個回馬槍?
第四,強人個性使然。川普的強人作風,對同爲政治強人的習近平、普丁、金正恩,屢屢表現出「強人惜強人」的態度,信仰權力,在國際政治玩起叢林法則,多次跟習套近乎,說很尊敬習,兩人是朋友;川普甚至曾用「圓桌與筆尖」類比大陸與臺灣的實力差距,至今也從未鬆口美國是否要出兵保衛臺灣。
第五,重利益輕道義。商人出身的川普,萬物皆可交易,看重的是價格而非價值,複雜的國際地緣政治、關稅經貿問題,在他眼中只是一場場平衡逆差的交易,對於民主國家的「價值同盟」,從沒放在心上。如果能跟北京談出美國想要的「大單」,臺灣當然不會是美國的「核心利益」。
居安要思危,希望上述這些都只是腦補想像,如果等到真的發生,就不是用一句「疑美論認知作戰」可以粉飾太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