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花爛漫時》不養嬌女,讓她獨立,讓她自主,不受任何的誘惑
《山花爛漫時》大結局後,豆瓣開分9.0分,我還擔心口碑爆火後,會有人惡意打分,沒想到它上漲了0.1,漲至9.1分,太驚喜了。
還看到很多觀衆不熟悉打分的,一看到官方說漲分了,要把哭掉的眼淚,用打分彌補回來。
最近深受觀衆好評的兩部描寫女性的作品,一部是電影《出走的決心》,豆瓣開分8.7的高分,另一部就是《山花爛漫時》好評如潮打出9.1分。
電影《出走的決心》如果有看的網友,應該知道大概的故事背景。
這是改編自50歲阿姨自駕遊蘇敏的故事,可以說她的前半生,都不是自己想要過的日子。
做女兒時,有非常嚴格的父親管教,被限制了自由,她想活得像個年輕女孩子一樣,都是不被允許的。
做了妻子,後來又做了媽媽,她依然活成了自己人生的配角。
年過半百,她決定自駕游出逃,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積攢已久,如果再不這樣做,也許她會躺在某個醫院,也許她再也沒有以後了。
但好在,她自救成功,她的自救故事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着,跟她有同樣困境的女性。
而《山花爛漫時》也是以真實女性人物張桂梅校長,改編而成的電視劇。
這是一部每個人都會被深刻記住的羣像劇,在張校長背後是無數困境的女孩子。
其實,在張校長還沒有那麼家喻戶曉的時候,《山花爛漫時》的製片人李行,就看到了一小則新聞,說雲南的大山深處,有一所只收女孩子的中學,並且這些年有一千多人都考上大學。
就這一則消息,吸引了李行,當時單純出於引發的好奇心,想要去看一看。
去的時候女孩們在唱紅歌,唱完後看到了她們來,女孩們也很好奇在偷看。
張校長嚴厲的話語聲中,看什麼看回去讀書,女孩子一個個的一點不害怕,反而笑嘻嘻的回以溫暖的笑容。
第二次張校長已經沒那麼嚴厲了,而是告訴她們姐姐們之所以能做這麼有意思的事情,是因爲有上好的大學,只要你們好好學,考上好的大學,以後也能幹這麼有意思的事情。
看到一句對張校長的評價:我怎麼覺得她更像是個母親一樣的。
這句話真的太貼切了,其實張校長的很多學生也都是叫她“張媽媽”,因爲她對女孩子們的好,甚至是超越了一個母親該操心的。
最熟悉的應該是一位女學生,做了家庭主婦的事情,當時候張校長言辭犀利,反對她做全職主婦,拒絕她的捐款。
其實,母之愛女,則爲之計深遠,大山裡的女孩子們試錯成本太高了,當初走出大山多不容易,如今卻自己放棄了羽翼,若遇到個“意外”,只會泥足深陷。
張校長知道大山女孩子比不了大城市孩子,但過得比在自己家裡好多了。
“不養嬌女,隨便讓她放到哪,哪就可以的這麼一個人,讓她獨立,讓她自主,不受任何的誘惑。”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