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預測2025年東亞飛蝗夏蝗中等發生
4月14日,記者從山東省農技中心瞭解到,根據各蝗區2024年秋殘蝗、2025年春季挖卵調查情況,結合氣象預報和歷史資料,省農技中心對今年山東省東亞飛蝗夏蝗發生情況做出預測。
預測2025年山東省東亞飛蝗夏蝗中等發生,個別宜蝗環境存在潛在性突發風險。發生面積約204萬畝,達標面積約125萬畝。預計發生期較去年和常年略偏早,其中,蝗蝻出土始期:南部蝗區爲4月下旬,北部蝗區爲5月上旬;蝗蝻出土高峰期和三齡蝗蝻高峰期分別爲5月中下旬和6月上中旬。
預報依據:
(一)冬後基數低於去年同期,越冬卵死亡率低於去年。
3月底、4月初各蝗區挖卵調查,調查樣點共6911個,有卵樣點率1.17%,其中:平均蝗卵密度0.68粒/㎡、平均越冬卵死亡率3.71%,均低於去年同期(2024年同期分別爲0.97粒/㎡、6.3%)。
(二)蝗卵胚胎髮育進度較去年同期偏早。各蝗區蝗卵胚胎平均發育進度爲:原頭期佔91.4%、胚轉期佔8.6%,未查見顯節期和胚熟期活卵,較去年同期和常年偏早。
(三)秋殘蝗面積較上年有所減少。2024年,全省秋殘蝗面積約119萬畝,達標面積36萬畝,平均密度0.1頭/畝。
(四)氣象條件對夏蝗發生較爲有利。據氣象預報,4月份全省各蝗區氣溫較常年略偏高,北部蝗區降水較常年略偏多,南部蝗區降水接近常年,對蝗卵發育和蝗蝻出土無明顯不利影響;5月份,全省各蝗區氣溫較常年偏高,北部蝗區降水接近常年,南部蝗區降水較常年偏少,對夏蝗發生較爲有利。
(五)生態環境對其發生較不利。近年來,山東省蝗區經過多年持續的治理改造,東亞飛蝗適生區域縮小,宜蝗面積明顯減少。
(大衆新聞·農村大衆記者 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