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印發“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重點領域精準發力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張如意
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金融供給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佈關於印發《山東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方案》要求,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工作體系逐步健全,力爭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綠色貸款年均增速不低於20%,每年新增普惠領域“首貸戶”不少於10萬戶,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貸款年均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打造一批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好品金融”服務品牌,政金企對接渠道更加通達順暢。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重點領域精準發力
《方案》聚焦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大重點領域,立足實際需求精準施策,爲相關領域的創新發展提供了清晰路徑與有力支撐。
提高科技金融質效。高標準打造“魯科貸、魯科擔、魯科保、魯科投、魯科融”特色品牌,鼓勵探索推廣創新積分貸、“貸款+外部直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併購貸款等金融產品。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發行科技創新債券。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等,加大對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高標準推進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機構結合職責定位和區域產業結構特點,針對性推出1-2個特色鮮明、應用性強的綠色或轉型領域專屬金融產品,進一步豐富全省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譜系。探索發展碳減排掛鉤貸款、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信託等金融產品。落實好“碳減排政策工具”、綠色產業貸等綠色金融政策,擴大綠色信貸供給。積極開展藍色金融實踐。鼓勵企業通過發行碳中和債券、藍色債券、轉型債券等拓寬融資渠道。
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實效。持續加強民營、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創新優化適配性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增加首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加快建設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推進完善美德積分金融轉化機制。聚焦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富民產業、農業科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做好金融服務,推廣農業設施、生物性資產等抵質押貸款,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完善養老金融服務模式。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圍繞養老公共服務設施、養老機構、養老設備及產品研發生產等主體經營特點,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安排,引導金融機構加快構建專業服務體系和管理機制,完善與養老產業主體融資需求相適配的金融服務模式。推動銀行網點加快適老化改造,完善線上服務適老化功能,定製老年人專屬金融產品,充分滿足老年人對優質金融服務的需求。
深化數字技術應用賦能。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數字化服務能力。深化開展數字金融惠企行動,在安全合規前提下,推動金融數據和公共數據充分高效共享應用。穩步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拓寬電子證照在金融領域的業務應用場景,探索創新數據產權、數據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模式,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
強化“五篇大文章”要素保障
作爲“一把手”工程納入年度重點任務
《方案》明確,要深化政策集成聯動。落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積極爭取8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更多落地山東,對獲得再貸款支持的設備更新貸款本金,給予1.5%的中央財政貼息支持。深入推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保交房協調機制,推動無還本續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等政策落地見效。
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基金等,通過股權投資、風險補償、貼息獎補等方式,撬動更多金融資源精準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
引導金融機構將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爲“一把手”工程納入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重點任務,根據不同地區資源稟賦和產業佈局,打造專業支行或特色網點,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完善山東省科融信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深化政金企科技增信評價機制。搭建並用好一體化碳金融數字服務平臺。利用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大力推進“信易貸”業務。深化“銀稅互動”場景應用,發揮企業“納稅信用”價值。因地制宜研發地方特色徵信產品,加快地方金融治理平臺建設應用,實現重點工作“一屏統攬”。
《方案》提出,要持續優化完善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線上平臺,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普惠共享。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快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建設,爲提升投融資服務質效提供技術支撐。
切實防範金融風險。深入開展山東省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概念爲名義開展的違法違規和金融犯罪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
《方案》要求,大力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引導金融機構深入踐行“五要五不”實踐要求,將其融入公司治理、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全過程。因地制宜打造金融“五篇大文章”特色品牌,大力培育“好品金融”,篩選一批典型產品和案例,及時總結推廣,推動“一地創新、各地複用”,營造交流互鑑、比學趕超良好氛圍。
以下爲《方案》原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印發《山東省金融“五篇大文章”
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魯政辦發〔2025〕7號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山東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已經省委、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5年7月12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金融“五篇大文章”高質量發展
實 施 方 案
爲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決策部署,以高質量金融供給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有力支持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現結合山東省金融工作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爲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金融工作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部署,深刻把握金融爲實體經濟服務根本宗旨,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統籌推進政策集成、工作協同、數據賦能、要素保障等工作,持續爲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民生、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等重大戰略、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到2027年,金融“五篇大文章”多層次、廣覆蓋、可持續的工作體系逐步健全,金融資源供給能力不斷增強,金融服務適配性、可得性、便利性明顯提升,力爭實現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綠色貸款年均增速不低於20%,每年新增普惠領域“首貸戶”不少於10萬戶,養老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貸款年均增速高於各項貸款平均水平,直接融資比重明顯提升,耐心資本、長期資本培育壯大。打造一批影響力大、美譽度高的“好品金融”服務品牌,政金企對接渠道更加通達順暢,金融改革創新活力不斷增強。
二、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精準發力
(一)提高科技金融質效。高標準打造“魯科貸、魯科擔、魯科保、魯科投、魯科融”特色品牌,鼓勵探索推廣創新積分貸、“貸款+外部直投”、知識產權質押貸款、併購貸款等金融產品,促進金融政策資源與科技項目精準對接,健全完善全鏈條全生命週期科技金融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股權投資機構等發行科技創新債券。積極對接國家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爭取更多資源落地山東。聚焦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推進“募投管退”良性循環,加快發展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等,加大對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和企業科技創新的金融支持力度。高標準推進濟南市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建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牽頭單位:省科技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市場監管局、山東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
(二)發展綠色金融產品和服務。推動金融機構結合職責定位和區域產業結構特點,針對性推出1-2個特色鮮明、應用性強的綠色或轉型領域專屬金融產品,進一步豐富全省綠色金融和轉型金融產品譜系。鼓勵將企業碳減排情況、碳評級信息作爲貸款額度測算、期限設定、利率定價的重要參考要素,探索發展碳減排掛鉤貸款、環境污染責任保險、綠色信託等金融產品。落實好“碳減排政策工具”、綠色產業貸等綠色金融政策,擴大綠色信貸供給。積極開展藍色金融實踐。依託煤電行業轉型金融標準,創新提升支持企業綠色低碳轉型的金融供給質效。強化債券市場服務功能,鼓勵企業通過發行碳中和債券、藍色債券、轉型債券等拓寬融資渠道。高標準建設綠色轉型領域省級重點項目庫,強化政銀企精準高效對接。(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山東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
(三)增強普惠金融服務實效。堅持“兩個毫不動搖”,持續加強民營、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建設,創新優化適配性強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模式,增加首貸、信用貸、中長期貸款投放。支持加快建設臨沂市普惠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改革試驗區,推進完善美德積分金融轉化機制。聚焦糧食安全、種業振興、鄉村富民產業、農業科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等鄉村振興重點領域做好金融服務,推廣農業設施、生物性資產等抵質押貸款,健全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充分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功能,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實施好創業擔保貸款政策,支持退役軍人、高校畢業生、返鄉創業農民工等重點羣體就業創業。(牽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
(四)完善養老金融服務模式。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穩步推進養老保險公司商業養老金業務試點。圍繞養老公共服務設施、養老機構、養老設備及產品研發生產等主體經營特點,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安排,引導金融機構加快構建專業服務體系和管理機制,完善與養老產業主體融資需求相適配的金融服務模式。推動銀行網點加快適老化改造,完善線上服務適老化功能,定製老年人專屬金融產品,充分滿足老年人對優質金融服務的需求。(牽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山東證監局、青島證監局)
(五)深化數字技術應用賦能。加快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提升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等領域數字化服務能力。深化開展數字金融惠企行動,在安全合規前提下,推動金融數據和公共數據充分高效共享應用。穩步推進“無證明之省”建設,拓寬電子證照在金融領域的業務應用場景,探索創新數據產權、數據知識產權質押等融資模式,充分激活數據要素潛能。加快金融科技創新監管工具推廣應用,科學開展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監管評估。推動濟南、青島數字人民幣試點取得新成效。(牽頭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科技廳、省市場監管局、省大數據局、山東證監局、青島證監局)
三、強化金融“五篇大文章”要素保障
(六)深化政策集成聯動。落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積極爭取8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額度更多落地山東,對獲得再貸款支持的設備更新貸款本金,給予1.5%的中央財政貼息支持。深入推進小微企業融資協調機制、保交房協調機制,推動無還本續貸、金融資產投資公司股權投資試點、上市公司併購重組等政策落地見效。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樞紐作用,完善創業投資體系建設,擴大綠色、小微、“三農”等專項金融債券發行規模。豐富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保險產品譜系,支持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推動金融機構健全匯率風險管理服務長效機制,完善跨境金融服務平臺應用場景,提供優質貿易便利化服務。加強財金聯動,發揮政策集成效應,綜合運用政府引導基金等,通過股權投資、風險補償、貼息獎補等方式,撬動更多金融資源精準支持金融“五篇大文章”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牽頭單位:省委金融辦,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
(七)健全組織管理體系。引導金融機構將金融“五篇大文章”作爲“一把手”工程納入戰略發展規劃和年度重點任務,根據不同地區資源稟賦和產業佈局,打造專業支行或特色網點,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強化評價激勵,督促金融機構完善績效評估、盡職免責、容錯糾錯機制。(責任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
(八)增強平臺基礎設施支撐。完善山東省科融信綜合服務平臺功能,深化政金企科技增信評價機制。搭建並用好一體化碳金融數字服務平臺。利用全國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網絡,大力推進“信易貸”業務。深化“銀稅互動”場景應用,發揮企業“納稅信用”價值。支持省級地方徵信平臺運營機構利用公共數據,因地制宜研發地方特色徵信產品,促進信貸供求精準對接。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通過供應鏈平臺開展供應鏈票據簽發、流轉及融資。加快地方金融治理平臺建設應用,實現重點工作“一屏統攬”。(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科技廳、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省稅務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稅務局)
(九)強化要素交易流轉。依託公共資源交易平臺,健全要素市場體系和制度建設,擴大要素市場化配置範圍,促進要素自主有序流動。持續優化完善黃河流域知識產權大數據中心線上平臺,促進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普惠共享。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加快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建設,爲提升投融資服務質效提供技術支撐。科學確定納入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重點排放單位名錄,引導重點排放單位積極參與碳排放配額交易,做好配額清繳工作。支持農村產權交易市場規範發展,提升交易服務功能,綜合提供交易鑑證、價值評估、產權流轉、抵押融資等服務。(責任單位:省委金融辦、省發展改革委、省生態環境廳、省農業農村廳、省市場監管局)
(十)推進標準實施推廣。試點推行科技金融機構建設指引和標準,提升科技金融專業服務和風險管理能力。推動全國煤電行業轉型金融標準在山東使用,研究制定重點行業轉型金融支持指導目錄、藍色金融標準等。引導金融機構試用國際通用的環境信息披露標準框架,自主探索開展自然和生物多樣性風險評估與管理。分層分類制定金融“五篇大文章”省級重點項目庫入庫標準,實行入庫儲備動態管理、梯次接續,引導加大融資支持。(牽頭單位:省發展改革委、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青島金融監管局,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省財政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農業農村廳、省能源局、山東證監局、青島證監局)
(十一)切實防範金融風險。落實“四早”要求,持續深化金融風險防控大數據平臺建設,強化金融風險數字化監測預警能力。依法將數字金融創新業務納入監管。壓實金融機構主體責任,指導金融機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豐富風險識別、評估和監測工具,加強金融產品業務合規性審查。深入開展山東省打擊非法集資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以金融“五篇大文章”相關概念爲名義開展的違法違規和金融犯罪活動,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完善維權機制,暢通維權渠道,切實維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牽頭單位:省委金融辦,責任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山東金融監管局、山東證監局、青島金融監管局、青島證監局)
四、統籌有序組織實施
(十二)堅持黨對金融工作的全面領導。各級各有關部門要扛牢責任,把準政治方向,堅持防風險、強監管、促高質量發展的金融工作主線,把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各領域、各環節,以高質量黨建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
(十三)培育向上金融文化。大力弘揚中國特色金融文化,引導金融機構深入踐行“五要五不”實踐要求,將其融入公司治理、經營管理、隊伍建設等各方面全過程,樹立正確經營觀、業績觀和風險觀,聚焦主責主業,以提升金融“軟實力”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十四)加強統籌協調。省委金融辦、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會同相關部門強化工作協調與信息共享,加強對重點任務的督導、調度、推進,形成合力,抓好落實。支持符合條件的市結合產業基礎和發展優勢,因地制宜打造金融“五篇大文章”特色品牌。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大力培育“好品金融”,篩選一批典型產品和案例,及時總結推廣,推動“一地創新、各地複用”,營造交流互鑑、比學趕超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