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電AI研究項目擬入選山東省網信領域軟科學課題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2日訊近日,山東省委網信辦官方公衆號“網信山東”公示了2025年山東省網信領域軟科學項目擬立項結果,山東廣播電視臺融媒體資訊中心申報的課題《人工智能輿論風險視角下的輿情應對與網絡輿論引導發展新變化》成功入選。項目聚焦人工智能背景下的輿情演化趨勢,從技術、傳播、治理等多角度出發,系統梳理當前網絡輿論引導工作所面臨的新挑戰與新路徑,爲黨委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智力支持。

作爲全國省級媒體機構中的先行者,山東廣電自2022年起便開始佈局元宇宙與人工智能領域。聯合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等頂尖科研機構成立的元宇宙與人工智能創新實驗室,構建起“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生態。實驗室下設的山東一千河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已形成覆蓋數字人研發、智能內容生產、虛擬場景搭建的完整技術鏈條。

在技術轉化層面,實驗室堅持“內容爲王,技術賦能”的研發理念。2023年推出的超寫實數字主持人“海藍”,在全國兩會期間實現多項技術突破:通過裸眼3D技術呈現政府工作報告亮點,運用MG動畫解析發展數據,開創了虛實結合的新聞播報新模式。該成果不僅榮獲國家廣電總局第三屆人工智能應用創新大賽一等獎,更建立起涵蓋技術先進性、應用安全性、效果逼真度的多維評價體系。

在新聞實踐領域,山東廣電已形成系列標杆性應用場景。2024年開播的《海藍新聲》專欄,實現從選題策劃到播報呈現的全流程智能化:AI系統自動篩選熱點議題,數字主持人完成多語種播報,智能語音系統實現音視頻精準同步。該欄目常態化播出後,傳統電視新聞的時效性與傳播力得到顯著提升,成爲觀察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窗口。

在政務服務領域,與中國新聞名專欄《問政山東》的合作更具創新意義。研發團隊構建的政務諮詢大模型,整合山東省二十年政策文件數據,形成智能問答知識庫。數字主持人“李莎”通過H5技術實現跨終端交互,用戶可通過虛擬形象完成政策諮詢、問題反饋等操作,將網絡問政平臺打造爲“24小時在線的智能政務管家”。

面對AIGC技術引發的產業變革,山東廣電正從三個維度推進戰略佈局:在技術研發層面,重點突破多模態交互、深度僞造檢測等關鍵技術;在應用場景層面,深化“AI+政務”“AI+文化”等垂直領域探索;在生態構建層面,通過實驗室平臺聚合產業鏈上下游資源,形成開放共享的創新共同體。

這些實踐不僅重塑了內容生產流程,更推動媒體機構從信息傳播者向社會治理參與者轉型。正如課題研究報告所指出的,當人工智能成爲輿論引導的基礎設施,媒體機構需要同時扮演技術開發者、規則制定者和生態構建者的多重角色,在人工智能時代書寫媒體融合發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