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文學院開展“新時代海洋文學創作萊州基層作家專題培訓”活動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4日訊 (山東經濟廣播記者 丁瑜 萊州市作協 李斌)6月30日—7月1日,省文學院開展“新時代海洋文學創作萊州基層作家專題培訓”活動。本次活動由省文學院、中共萊州市委宣傳部主辦,萊州市文聯、萊州市作協承辦。省文學院院長楊華講話,省作協副主席、煙臺市作協主席王秀梅致辭,萊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姜宏德、萊州市文聯秘書長王彥以及來自省文學院的工作人員和當地50餘名基層作者、文學愛好者共同參加本次活動。活動由萊州市作協主席王韻主持。

活動邀請煙臺市作協副主席、《萬松浦》名譽主編助理、《膠東文學》副主編張洪浩,省作協主席團委員、青島市作協副主席、《青島文學》主編李林芳爲大家授課。張洪浩以“文學創作中的海洋書寫”爲題,結合自身多年對張煒創作研究,充分分析了海洋文學內涵、中外文學中的海洋書寫與創作差異,並從五個方面探討了海洋書寫對基層作者的意義;李林芳以“海洋文學與時代書寫”爲題,結合古今中外文學文本,闡述了海洋文學的重要性,指出“海洋文學正日漸成爲時代日常敘事中的一部分”,併爲大家詳細介紹了《青島文學》中關於海洋文學創作的欄目設置。當地作家就文學觀、文學創作體裁、作品的投稿與發表等問題,積極與授課專家交流互動,爲今後文學創作提供了思路。

省文學院同時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文學志願服務活動。聊城大學教授、碩士生導師,省第四批簽約文藝評論家王傳領爲大家帶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科技文學”講座。他結合當下熱門話題——人工智能技術,以“人機協同語境下文藝研究的基本思路與核心邏輯”爲題,深入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對文學創作的影響。指出媒介的發展變化極大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對文學而言,生成式人工智能引發了文藝研究新變,它與文藝生產、研究深度結合,促進研究模式和方法改變。在這種情況下,提升文藝素養首要前提就是正確看待人工智能身份,拒絕偏見,並進一步考察人機協同中研究邏輯與方法的新變,借鑑人工智能的思維模式,應對人工智能帶來的挑戰。

活動中,文學院一行還與省派駐萊州市“四進”工作支隊進行了座談交流。楊華代表省文學院向工作隊,當地作協及萊州西海地下醫院捐贈圖書。

省文學院有關黨員前往萊州西海地下醫院開展主題黨日活動。充分了解地下醫院的建立與戰鬥歷史,深刻感受黨與人民羣衆同心同德、同甘共苦、同舟共濟、生死與共的生動實踐精神,堅定永遠跟黨走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