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力爭通過2至3年時間,省級水網體系基本形成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楊璐
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印發《關於加強省級水網統一調度管理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力爭通過2至3年時間,省級水網體系基本形成,水資源調度管理規範高效,水網綜合功能更加彰顯,“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能力明顯增強,“一網通達、一網統管、一網慧治、一網多用”格局基本構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態安全、發展安全保障有力。
2022年8月,山東被確定爲全國首批、黃河流域首個國家省級水網先導區,承擔着爲國家水網建設先行先試、探索路徑、創出典範的重要任務。2025年2月,經中央編辦批准、省委編委批覆山東在原省調水工程運行維護中心基礎上組建全國首家省級水網運行調度中心。
爲紮實推進水網運行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構建全省水資源統一調度、統一配置、統一監管制度保障體系,《實施意見》明確,堅持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加強與國家水網及市縣水網協同,按照工程管理權限,落實管理責任,實行分級管理。省級水網統一調度管理範圍,包括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山東段、引黃濟青、膠東地區引黃調水、黃水東調和沂沭河東調等5項省級骨幹調水工程,省級水網主骨架“七縱九橫”中的16條河流和省級重點調度名錄中的其他13條河流,南四湖、東平湖,45座大型水庫和跨市中型水庫,以及引黃灌溉引水工程。根據水網功能不斷完善,其他重要河流、湖泊(水庫)、引調水工程等動態調整納入統一調度。
《實施意見》提出了13項主要任務。其中,明確加快完善水網工程體系,推進工程間、不同水源間水系連通,實現“綱、目、結”的有機銜接。明確多水源調配、計劃管理、精準調度、指令執行等任務,要求科學編制省級水網水資源調配方案,編制下達省級水網年度調度計劃和實施方案,嚴格落實調度指令,強化指令剛性約束,並做好防洪調度與水資源調度的協調銜接。明確生態流量管控、水量水質監測、取用排水管理、做好應急保障等任務,要求建立生態流量調度預警和響應機制,加強水量計量和水質監測,規範用水行爲,強化水質保障,做好防汛抗旱應急響應和遇突發水污染事件時的應急保障和處置工作。
《實施意見》還明確強化數字賦能、信息共享等任務,要求建成集防洪指揮調度、水資源管理調配、水網運行管護、水生態保護等重要業務系統和數字孿生成果於一體的省級水網調度管理平臺,推動省級水網調度管理平臺與相關業務部門管理平臺互聯互通,實現數據應測必測、應報必報、應用盡用。明確促進水網融合發展、加強水網工程運行管護等任務,加快構建完善與鄉村振興、內河航運、文化旅遊等行業融合發展的多功能綜合性水網,確保省級水網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實施意見》提出,研究制定水網統一調度管理具體辦法,探索推進省級水網調度立法工作,持續深化區域綜合水價改革,加強水資源綜合利用基礎性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