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嶗山區總工會:把心理服務陣地建在項目工地上
日前,山東青島市嶗山區總工會“流動性EAP服務驛站”來到中韓街道張村社區村莊改造安置區建設項目部,開展心理健康沙龍活動。
2024年,嶗山區總工會深入企業、項目工地開展職工需求調研。工會幹部在與重點項目企業工會座談中瞭解到,一線建築工人面臨工作壓力較大、工作環境艱苦、人際關係複雜等一系列問題,存在較大的心理健康隱患,然而傳統的心理服務陣地往往設置在街道、社區等公共服務場所,難以輻射到正在施工建設的建築工地,因而一線建築工人的心理健康服務需求無法得到有效地滿足。爲此,區總工會創新設立了“流動性EAP服務驛站”。
“流動性EAP服務驛站”與建築項目相結合,實現“項目遷到哪裡,心理健康服務驛站就流動到哪裡”,讓職工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心理健康服務,極大拓展了心理健康服務陣地外延。同時,藉助流動性EAP服務驛站開展各類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能夠有效緩解一線建築工人的工作壓力,全力營造更加和諧、積極向上的工作環境。服務驛站聘請心理諮詢師、培育講師、文娛師等心理服務專業團隊,瞄準建築行業特點和建築工人的心理需求,個性化定製“拼搭心靈空間,凝聚團隊力量”“情緒調色盤,團隊協心章”“安行於心間,協作護周全”等心理健康服務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干預工作。服務驛站同時配備了按摩椅、智能音樂放鬆反饋系統、便攜式音響及麥克風、心理漫畫書刊、心理健康專業團體輔導櫃、飲水機、宣傳欄、急救箱、發泄柱等一系列心理健康服務設施,營造出輕鬆、舒適、專業的服務氛圍。
爲全面發揮心理健康服務陣地作用,除“流動性EAP服務驛站”外,嶗山區總工會還創新打造了“1+17+N”心理服務模式。以嶗山區職工服務中心心理健康服務站爲原點,構建“街道+社區+機關+企業+學校”的五級心理服務體系共計17個固定心理服務陣地。根據職工需求不斷擴容心理服務,無論是心理諮詢或心理講座還是心理測評或心理健康沙龍,都能滿足職工們多樣化要求,全年共計開展心理健康服務活動近400場,服務職工超過1萬人次。
下一步,嶗山區總工會將繼續構建上下聯動的“一站式”服務模式。通過“1+17+N”心理服務模式+“流動性EAP服務驛站”,把“諮詢+輔導”“講座+疏導”“手工+心理”“運動+心理”“中醫+心理”等服務送到基層,讓職工羣衆在家門口、單位門口就能體驗到工會的心理健康優質服務。
(山東工人報通訊員 李飛飛)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