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今年高考本科錄取呈現新趨勢

7月28日,山東普通類常規批第2次志願填報已經結束,2025年高考錄取進程過半。截至目前,普通類提前批、普通類第1次志願錄取已完成。

從官方公開數據來看,今年的高考志願填報格局發生不少變化——臨牀醫學專業錄取位次下滑,人工智能及相關交叉學科專業熱度繼續攀升。當下,考生對實用性、“確定性”的追求,以及對長期培養成本的考量,正在影響着高考志願的選擇邏輯。

臨牀醫學專業呈“降溫”態勢

在往年的高考志願填報中,臨牀醫學專業一度是高分生的熱門選擇。今年,臨牀醫學專業的報考則呈“降溫”態勢。

37所高校2025年在山東投放臨牀醫學專業計劃的投檔數據顯示,與2024年相比,這些高校今年臨牀醫學專業投檔位次均出現一定程度下滑。

其中,清華大學臨牀醫學類最低投檔位次從2024年的83位降至今年的109位,下降了26個位次;北京大學醫學部臨牀醫學最低位次從221位降至255位,下降了34個位次;浙江大學醫學院臨牀醫學(5+3一體化)從914位降至1197位,下降了283個位次。

山東大學的臨牀醫學專業歷來受山東考生追捧,今年最低投檔位次也下降明顯。統計顯示,山東大學2025年臨牀醫學(齊魯醫學堂創新實驗班)最低位次從2024年的1702位降至2146位,臨牀醫學(5+3一體化)從3691位降至4794位。新增的口腔醫學(齊魯醫學堂創新實驗班)今年在山東投放的10個計劃,最低位次錄取到全省排名2550位,對應分數655。

臨牀醫學儘管熱度有所下滑,但依然是高分生的重要選項。像華中科技大學的臨牀醫學(八年制),投檔位次僅次於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融合芯片啓明實驗班)。山東大學投檔位次排在榜首的依然是臨牀醫學(齊魯醫學堂創新實驗班),招30人,一次性投滿。此外,四川大學、中山大學等高校,臨牀醫學專業也繼續火爆。

縱覽山東2025普通類常規批第1次志願投檔單,投檔位次排名靠前的專業,主要集中在工科試驗班、人工智能、臨牀醫學、計算機類、電器類、電子類專業。而今年各類高校投檔位次靠後的專業,依然是土木工程、建築類、生化環材類專業。

考生專業選擇更加看重“確定性”

投檔結果分析顯示,與往年相比,今年不少考生在選擇志願時更加看重“確定性”。比如公費生和“文物全科生”,在今年的志願選擇中,備受考生青睞。

在山東大學今年的投檔單中,排名前十的專業,包括兩個“文物全科生”專業方向。排在第四位的是考古學(文物全科人才,面向濟南市就業),投出3人,最低投檔位次全省4001位,對應分數648分;排在第五位的是考古學(文物全科人才,面向青島市就業),投出2人,最低投檔位次爲4636,對應分數645。往年爆火的口腔醫學、法學類等則稍顯“落寞”。

“文物全科生”政策與山東公費生政策頗爲相似,“入學即就業”等是其吸引高分生報考的重要原因。

爲進一步加強基層文物保護隊伍和考古隊伍建設,2024年起,山東開始實施文物全科人才招生,定向培養任務由山東大學承擔,招生專業爲考古學,考生畢業後定向到縣(市、區)及以下文物保護事業單位工作。考生須自願承諾簽訂並履行定向培養協議,保證畢業後在定向就業單位工作不少於5年。

而在提前批錄取中,部分高分生選擇了“雙非”院校的公費生,也顯示出考生“求穩”帶來的錄取格局改變。

7月12日結束的山東省提前批第1次志願錄取結果顯示,省屬公費師範生錄取分數線再創新高。其中,山東師範大學面向煙臺市就業的漢語言文學公費師範生,錄取最高分達635分。在一分一段表中,635分對應的位次約爲7293名以上。

在國家公費師範生中,華東師範大學多個專業錄取分數突破650分大關,最高分達到656;華中師範大學的分數則呈現明顯回升態勢,整體錄取分數穩定在620分以上,平均增分約爲8分。(徐玉芹)

來源:大衆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