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循環/夫中風靠待用餐助度難關 妻子自立後回來捐錢助他人

待用餐幫助許多生活陷入困境的民衆走出最艱難的過程。記者林媛玲/攝影

許多靠待用餐度過難關的人,經濟自立後也回來捐錢給店家,希望這分愛心循環下去,幫助有需要的「艱苦人」。

新北市蘆洲的待用餐麪店老闆陳志國表示,曾有人每天領一碗麪,而且天天吃同樣的面,顯示過得很不好。也有位中年婦人要照顧中風的丈夫無法工作,每天領二份待用面好多年,直到丈夫過世她找到工作,有一天她回來捐錢,希望也能幫助他人,言談盡是感謝。

此外,更有拾荒老婦人即使靠撿資源回收維生,只要經過麪店也會掏出一、二百元行善。另有一名86歲阿嬤每月從中和搭公車,捐幾百元後又搭車回家;有桃園男子每月捐3000元持續十年。陳志國說,看到許多人默默行善,以及受助者自立後也回饋捐助他人,良善舉動讓人感動。

新北市社會局表示,合作店家同時擔任「社區守門員」角色,提供餐點時,也能發現潛在生活危機的民衆,及時轉介給社工,把餐食援助深化爲社會服務,近年民間自主捐贈食物量能增強,許多人從受助者轉變成行善者,社會充滿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