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兵造假 衝擊醫學倫理與司法正義
藝人陳大天涉入閃兵案,14日以25萬臺幣交保後,公開鞠躬致歉。記者陳正興/攝影
多名藝人涉嫌利用造假的醫療證明規避兵役,新北市民政局長林耀長在議會回答議員質詢時表示,這件事涉嫌跟醫療院所勾結。換言之,此案不僅觸及司法與誠信問題,更可能對醫療倫理與社會信任造成深遠衝擊。醫師執業須遵循醫師法與醫療法等規範,誠信是其根本原則;若真有醫師涉及開立不實診斷書,本質即爲故意違背醫療專業的倫理核心。
尤其,公立醫院醫師的權威來自社會信任,當此專業被用作逃避國民義務的工具,不僅使整體醫療專業形象受損,也削弱社會信任。常見老人的巴氏量表鑑定或醫事鑑定診斷書,都被醫界無言的抗拒,這代表大家都不願意擔當司法責任;兵役診斷書若不實,當然不能排除醫療人員被黃牛詐騙的可能,然而走過必留痕跡,其中牽涉的人員背景與流程,相信檢調應能查出問題所在。
妨害兵役治罪條例第五條載明,意圖避免動員召集或臨時召集,而有捏造免役、除役、轉役、緩召、逐次召集或盡後召集原因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此外,尚有刑法僞造文書罪等,可以懲處相關涉案人員。換言之,醫師若蓄意開立虛僞診斷書,致使兵役單位錯誤評定役別,即已構成刑事不法行爲,且應負相當刑責。是否真有醫療人員甘冒風險?仍待司法機關調查;但如果真有醫師涉案,就真的必須要檢討我們的社會是怎麼看待誠信原則?
我們教育孩子要誠實,社會教育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尊重學生的自由發展,但政府更要有擔當對整個社會持續做誠信教育。像最近某婦產科醫師在內診的時候,以錯誤的觀念藉故做出涉及性侵行爲,雖然司法機關已經給了懲罰,可是政府相關部門還是無法及時、明確迴應社會的要求與期待。隨着時間過去,二審、三審,律師與法界的爭論又出來了;律師找很多理由認爲司法程序有瑕疵或是對罪證有疑義,最終往往獲輕判,使民衆無法對臺灣的司法正義有所期待,這是人民的無奈與悲哀,難怪臺灣逐漸失去對公平正義的期待。
當前世界種種混亂現象讓人民看不到希望,這都不是我們所樂見的生命與生活。雖然如此,每一個人仍應該省思在這個大環境裡,我們的角色是怎麼樣?雖然我們都是一個小螺絲,但必須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我們重視誠信的聲音講出來,因爲臺灣是我們的家園,必須一起讓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