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烏地增產 中國石油需求看漲
路透稱,沙烏地阿拉伯對中國原油出口量將在8月達到2年多來的最高水準。(新華社)
路透援引5名貿易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沙烏地阿拉伯對中國大陸原油出口量將在8月達到2年多來的最高水準。從中國煉油商的分配統計數據來看,全球最大石油公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8月將向中國運送約5100萬桶原油,日均165萬桶。全球能源市場數據機構Kpler的數據顯示,這一供應量較7月增加了400萬桶,爲2023年4月以來的最高值。
消息人士進一步指出,中國石化在8月將接收更多原油。作爲亞洲最大煉油商,該企業在第二季完成多家工廠的維護工作後,正逐步提升加工產量。其他中國煉油商獲得的原油分配量與上月持平。截至目前,沙烏地阿美與中國石化尚未就此事項發表評論。
報導稱,沙烏地宣佈上調8月對亞洲及歐洲買家的原油售價,每桶漲幅超過1美元。此舉措一方面源於沙烏地國內原油需求預期上升,另一方面亦與中國原油消費的潛在增長相關。
6月因伊朗與以色列衝突引發亞洲現貨市場溢價攀升後,區域內煉油商已向中東產油國申請增加8月和9月的長期原油供應量。
此外,石油輸出國組織及其盟友(OPEC+)已解除此前的自願減產措施,達成8月增產54.8萬桶/日的協議。沙烏地對華原油供應增加與該協議的實施存在關聯。
與之形成顯著反差的是美國的原油出口情況。據美國媒體彭博社7月3日報導,中國已連續3個月未採購美國原油,爲2018年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零採購」週期。
根據7月3日公佈的美國官方調查數據,作爲全球最大原油進口國,中國在5月未購買任何美國原油,與3月、4月的情況一致。受此影響,美國海外原油銷售量暴跌至2年來的最低水準。
報導指出,這一局面對美國頁岩油生產商構成重大打擊。此類生產商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海外出口維持運營,以避免美國國內市場出現原油供應過剩。
更爲嚴峻的是,這些生產商還面臨西德州中質原油(WTI)價格跌破每桶70美元,以及OPE表示因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緩解而考慮恢復部分原油產量的雙重壓力。(更多精彩內容請免費下載《翻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