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操作?A股公司60億買的“三文魚”1元拋售

吃了6年三文魚,佳沃食品嚴重消化不良。

無奈,公司只能選擇將三文魚相關資產脫手。當初耗資超過60億元購買的資產,如今以1塊錢的價格,把佳沃臻誠賣給了大股東佳沃集團。

天眼查信息顯示,佳沃集團是聯想控股子公司,聯想控股持股81.21%。

60億買的“三文魚”1元甩賣

6月18日晚間,*ST佳沃披露公告,將佳沃臻誠100%股權轉讓給關聯方佳沃品鮮的交易已經完成,資產過戶手續已完畢,佳沃臻誠以及旗下的三文魚相關業務,徹底從上市公司剝離。

*ST佳沃此次甩賣的三文魚相關業務,可追溯至2019年那場鉅額收購。2019年,佳沃食品通過大量借錢斥資60億元收購“全球十大三文魚供應商”光環加身的智利三文魚供應商Australis Seafoods S.A.。這看似是一個極具潛力的佈局。然而,現實卻給了佳沃食品沉重的一擊。

收購Australis Seafoods S.A.後,佳沃食品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債務壓力,在疫情的影響下,三文魚業務受到了極大的衝擊,公司還面臨着一系列經營困境。爲了維持市場地位,佳沃食品甚至虧本賣魚。此外,Australis 還存在超產問題。這無疑給佳沃食品的經營雪上加霜,不僅影響了產量,還可能面臨罰款等處罰,進一步增加了成本。

從2019年到2024年,佳沃食品連續六年虧損,累計虧損超過43億元。近幾年,佳沃臻誠運營的三文魚業務嚴重虧損,且債務規模巨大,已危及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導致公司面臨極大的退市風險。

爲解決自身財務困境,佳沃食品曾積極尋找買方,試圖儘快剝離佳沃臻誠。但由於該子公司連續鉅額虧損,且揹負鉅額債務,沒有機構敢輕易接手。在談判過程中,買方多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足額可變現資產,用於對佳沃臻誠的債務擔保。這些條件,上市公司無力承擔。

迫於無奈,佳沃食品與控股股東佳沃集團達成一致,由佳沃集團成立SPV公司佳沃品鮮,專司接收佳沃臻誠及相關資產。

財務數據顯示,2023年-2024年,佳沃臻誠的營業收入分別爲31.86億元和25.19億元;淨利潤分別爲-13.61億元和-9.17億元。截至2024年末,該公司總資產87.45億元,總負債96.86億元,淨資產-9.4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10.76%。

聯想拼命保殼  多次“輸血”

查閱*ST佳沃歷年公告發現,聯想控股及佳沃集團通過債務豁免、關聯擔保、增持股份、定增認購及財務資助等多種方式,持續向*ST佳沃“輸血”。而大量關聯交易的目的,在於緩解後者的資金壓力,幫助這顆農業棋子脫困。

極限的一次保殼操作正是發生在2023年。

2023年9月底,*ST佳沃歸母淨資產爲-9.03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107.39%。到年底時,佳沃集團及其附屬公司宣佈豁免約18億元債務(含8.39億元本金、2.42億元利息及子公司9993萬美元債務),助其暫時“摘星”。聯想控股稱,此舉優化了*ST佳沃財務結構,增厚淨資產並降低負債率,“最終有利於維護聯想控股的整體利益”。

此舉招致深交所在第一時間問詢,要求說明債務豁免籌劃過程及是否存在內幕交易等。

由佳沃集團和聯想控股出面,替*ST佳沃融資提供無償擔保的情形也不少見。比如,2019年*ST佳沃就收購Australis擬向銀團申請併購貸款不超4.5億美元,由佳沃集團提供擔保;2023年,佳沃集團爲*ST佳沃高達48億元的授信融資進行擔保;2024年,佳沃集團再爲*ST佳沃提供達45億元的授信融資無償擔保。聯想控股方面,則爲*ST佳沃境外子公司的一筆1.3億美元再融資提供聯合擔保。

除此之外,控股股東全額認購定增股份,更是把對*ST佳沃的扶持展露無疑。2020年10月,佳沃集團包攬認購*ST佳沃定向增發的4020萬股,耗資4.16億元。在此前的頻頻增持之後,佳沃集團對*ST佳沃持股比例進一步上升至46.08%。

整個2024年,*ST佳沃償還的到期金融機構大額有息負債,按其所述,便是經過與實控人和控股股東溝通,並向控股股東進行債務融資而實現。經過如此操作,*ST佳沃一年內需要償付的有息負債由2024年初的30.50億元下降至年末的1.57億元。

儘管“輸血”力度不小,*ST佳沃的資金面壓力仍存。2024年末,*ST佳沃淨資產仍爲負值,資產負債率升至104.92%,較2023年末增加9.34%,逾期債務達1.82億元,流動性持續承壓。

這次*ST佳沃轉讓虧損嚴重、負債龐大的三文魚業務,公司才能夠輕裝上陣再出發。但在過去的幾年裡,公司已被三文魚折騰得嚴重傷筋動骨,要想徹底恢復元氣,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也讓聯想控股的農業佈局蒙上一層陰影。

部分內容參考自:時代週報、斑馬消費、野馬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