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先嗇宮以米袋金響應熱 民眾讚虔誠又能做公益
三重先嗇宮即日起不再燒金,改以米代金。本報資料照片
全面禁止宮廟燒金香困難,但減香減爐可行。三重先嗇宮今年7月起全面啓動「以米代金」,民衆改購買白米參拜,除可帶回享用「吃平安」,更可捐贈廟方轉贈弱勢民衆做公益。廟方統計,現場販賣機每月售出3000包響應熱烈,其中約5成民衆會把白米帶回,5成則捐給廟方轉贈弱勢民衆,目前捐做公益白米累計已達4000餘包。
奉香燒紙是傳統祭祀儀式,但隨着社會進步,衍生的空污問題也讓周邊社區相當困擾。三重先嗇宮今年7月公告,爲了配合政府「以米代金」政策,提倡環保、減少空氣污染,即日起不再提供金紙,全面改用以米代金,民衆購買的白米包中,有一張金紙,會由廟方代燒。
先嗇宮董事長李乾龍表示,新北市府第二行政中心即將進駐,周邊大樓、公寓如雨後春筍建立,爲了減少空氣污染、敦親睦鄰,經過長時間研議後,不再燒金。
李乾龍指出,廟方與大甲農會合作,在現場設置以米代金販賣機,民衆目前平均每個月售出3000包左右,目前大概有5成民衆會留下來,由廟方集結衆善信捐贈的白米後,透過三重區公所轉贈給弱勢民衆或團體。
除減香減爐,李乾龍也說,每年「三重大拜拜」遶境,爲減少地方衝擊,也都改爲環保鞭炮音效。
「沒燒金香還是感覺差一點」民衆蔡小姐說,拿香拜拜、燒金紙是從小養成習慣,要買上改變確實困難,不過若有其他形式可以完成儀式,還能兼做公益,她會願意嘗試,畢竟信仰是心誠則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