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人的電影院「天台影城」歷經淹水、火災仍屹立不搖

三重市地標「天台廣場」大樓屹立四十年,見證地方走過風華歲月。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3/01/04 林昭彰攝影)

在雙北都市圈的民衆看電影可能會選擇到臺北信義區、新北板橋等,不過在新北三重,也有一個陪伴在地人多年的電影院「天台影城」,天台自1966年正式成立,度過了水災、火災等多個意外,仍屹立不搖,是三重人的文化記憶。

天台影城的前身可追溯至1940年代,當時臺灣剛光復後百廢待舉,經營木材行生意的李瑞軟看準商機轉行拆除業,1952年將木材行遷至重新路二段,也就是天台影城的現址。之後,由於李瑞軟熱愛戲劇,在木材行二樓加蓋一座高空的戲院,並簡稱爲「天台」,也就是天台影院的由來。

1966年,李瑞軟正式將工廠改建爲天台戲院,除放映電影外還有歌仔戲、話劇和歌舞團演出,知名綜藝明星許不了就是在這裡嶄露頭角。1960年代中興橋尚未興建,泰山、新莊等地民衆前往臺北都需經過三重,也帶動了天台戲院的發展。隨後天台戲院陸續開設多家分館,如天南戲院、正義戲院、天心戲院等,周邊逐漸形成大型娛樂商圈。

1988年原址重建後,數家戲院整合成今天的「天台影城」。多年以來,天台發生不少次天災人禍,1968年就經歷過2次水災,淹掉了商場內的1樓;1998年的一場大火,更是造成49人輕重傷,這也讓天台沒落許久。

臺北縣三重市天台廣場商業大樓發生火災,造成多 人輕重傷。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1/10 黃慶安攝影)

臺北縣三重市天台廣場發生火警,警消人員獲報後前往支援。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8/01/10 曾學仁攝影)

直到2004年,天台戲院將硬體升級,改建爲天台影城,增設電影圖書館,引進數位電影放映設備,讓許多三重人在家附近就可以享受高級的觀影體驗。天台影城的興衰起落,經歷過戰後重建、娛樂事業發達、產業外移等種種社會變遷,不僅是電影院的發展史,更是三重的一部活歷史。

天台戲院。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10/03/17 蘇健忠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