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松鼠跌落神壇:原始大股東瘋狂套現 淨利潤大降近80%

曾經的“網紅零食第一股”三隻松鼠正在經歷至暗時刻,不僅持續被原始股東減持,業績也已經連續四個季度下滑,市值也已經較最高點縮水超七成。

資本持續的看空三隻松鼠,或許是因爲其上市以後,營業收入幾乎停滯不前,今年前三季度,該公司收入與利潤更雙雙下滑,淨利率僅1.75%,創近五年同期新低,並不時曝出食品安全問題。

原始股東持續不間斷套現

據三隻松鼠發佈的公告顯示,持股5%以上股東NICE GROWTH LIMITED的《減持計劃告知函》,計劃減持股份數量合計2402.83萬股,值得一提的是,在減持之前,該股東一共持有三隻松鼠4658.34萬股股份,佔比爲11.63%,也就是說,此次減持,將超過其自身所持股份的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該股東爲知名創投IDG旗下基金,作爲原始股東,在三隻松鼠上市之前,除了創始人章燎原持股46.38%外,IDG資本便是第二大股東,但在上市後,NICE GROWTH似乎早已按耐不住“出逃”的決心,自2020年7月三隻松鼠股票解禁後,幾乎每半年就會發起一次減持,這已經是其發起的第五輪減持,待此次減持完畢,其累計套現金額或將超過25億元。

具體來看,2020年7月8日,三隻松鼠限售股迎來解禁,彼時IDG資本旗下子公司NICE GROWTH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 LIMITED首次發出擬減持三隻松鼠不超過9%股份的減持計劃。

此後,IDG幾乎每半年披露一次減持計劃,2021年2月,NICE GROWTH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發起第二輪減持,至9月2日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套現金額約爲6.51億元;

沒過多久,2021年9月30日,NICE GROWTH及其一致行動人GAO ZHENG CAPITAL發起第三輪減持,至2022年4月28日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套現金額約爲4.39億元;2022年4月28日,即第三輪減持屆滿同一日,NICE GROWTH無縫發起了第四輪減持,截至11月25日減持計劃期限屆滿,再次套現近3億元。

最近的這次爲NICE GROWTH發起的第五輪減持,若以12月22日收盤價22.76元/股計算,NICE GROWTH將通過此次減持套現超5.3億元,簡單計算,經過五輪減持,IDG合計套現將超25億元。

業績和股價被“雙殺”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不過三年時間,原始大股東IDG資本如今已拋售了手頭近80%的股份,資本是逐利的,三隻松鼠爲什麼就突然不被看好了?

據悉,創立於2012年的三隻松鼠,藉着“淘品牌”和電商渠道的紅利,迅速從一家普通的淘寶店鋪,成長爲休閒零食賽道的頭部企業,據三隻松鼠公佈的數據顯示,2014至2016年,營收分別爲9.24億元、20.43億元、44.22億元,營收實現年年翻倍,進入2017年,雖然增速變緩,但仍然連年保持正增長,2017-2019年,三隻松鼠營收分別爲55.54億元、70.01億元、101.73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25.58%、26.05%、45.30%。

2019年7月12日,三隻松鼠在深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一度被媒體譽爲“國民零食第一股”,曾連續收穫11個漲停板,股價一度從2019年7月12日收盤價21.14元/股一路漲至2020年5月90.87元/股,總市值超過364億元,創始人章燎原也登上了安徽首富的寶座。

然而,也正是上市之後的2020年,三隻松鼠的營收增長就戛然而止,2020年及2021年,營收分別爲97.94億元、97.70億元,同比分別減少3.72%及0.24%,不僅出現了負增長,還連續了兩年。

不僅如此,今年前三季度,三隻松鼠營收更是加速下滑了24.57%,淨利潤同比下降78.86%,扣非淨利潤則一舉下滑92%,淨利潤率不足2%,其中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營收下滑幅度均超過33%,二季度甚至出現虧損。

究其原因,三隻松鼠蘭以生存的電商渠道,正不斷呈現下滑趨勢,上市前三隻松鼠來自天貓、京東等第三方平臺的收入佔到總收入的90%左右,從2020年開始,第三方電商平臺貢獻的收入呈現連續下滑趨勢,2020年及2021年分別同比下滑27%、10%。

今年上半年,情況還在不斷惡化,數據顯示,三隻松鼠第三方電商平臺營收爲30.13億元,佔總營收的73.25%;其中,天貓系營收爲11.97億元,同比下滑25.56%,京東系營收爲11.19億元,同比下滑21.64%。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失利的三隻松鼠,在線下的佈局也未能順利推進,2019年,三隻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揚言:“三隻松鼠要在五年內開設10000家線下門店”,如今看來距離這個目標還遙遙無期,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三隻松鼠“投食店”僅新開1家,而閉店56家;聯盟店新開37家,閉店182家,有消息稱,三隻松鼠“萬店計劃”已經宣告失敗。

股價方面,在上市後出現一波短暫暴漲後,三隻松鼠股價便持續下行,截至12月22日收盤,報收22.76元/股,較此前最高點跌超75%,最新市值已不足百億。

食品安全風波不斷

而三隻松鼠曾經引以爲傲的“貼牌+銷售”模式,如今也讓其陷入了食品安全旋渦。

今年7月25日,#三隻松鼠脫氧劑泄露致孕婦誤食#登上微博熱搜,有消費者爆料稱購買的三隻松鼠每日堅果中脫氧劑包裝破損,被尚在孕期的妻子誤食,而三隻松鼠官方客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對身體無害,多喝水即可;兩個月後,#三隻松鼠被曝吃出油炸壁虎#的新聞登上微博熱搜,單日閱讀量高達2.2億人次,事後,三隻松鼠迴應稱其工藝生產線絕無可能出現此種情況,屬於“人爲碰瓷”。

而在業內知名的投訴平臺黑貓投訴上,三隻松鼠的投訴量高達2600多條,其中不少投訴內容反映食品變質、吃出異物,甚至還有的吃出了蟲子......

除食品安全問題之外,三隻松鼠的內部管理問題同樣問題重重,比如前輔材專家非法收受六家企業錢款超188萬,以及辣條部負責人索取回扣逾530萬等,過去兩年,僅媒體公開報道的三隻松鼠員工貪腐案件就有5起。

無論是食品安全、業績還是股價,三隻松鼠都面臨巨大挑戰,只能說,留給這家“網紅零食第一股”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