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能源鋰電池廠爆炸 消防感測系統疑失靈

臺泥旗下三元能源科技的高雄廠房14日發生火警,高雄市府昨第一時間勒令該工廠停工。記者劉學聖/攝影

高雄三元能源科技公司小港廠火警,延燒近廿七小時才撲滅,釀十五人受傷,消防人員初步研判「二一七○○」規格鋰電池起火引起爆炸;該廠區設有溫度感測器與多階段滅火系統,臺泥董事長張安平認爲系統運作明顯未達到效果,下令徹查。

高雄地檢署已指派具化學專業檢察官林恆翠調查,二度到現場勘查瞭解起火原因、蒐集事證,將釐清三元能源公安責任。

三元能源小港廠區生產「二一七○○」規格鋰電池,起火半成品區爲四樓高廠房,約堆置二百萬顆鋰電池,每顆直徑廿一毫米,長七十毫米。前天火警後,消防局等鋰電池反應完纔算撲滅,動員百人灌水降溫耗時近廿七小時,昨天中午才撤退,由市府環保局等單位監控。

消防人員說,鋰電池一旦破損可能出現反應導致起火,連帶影響其他電池再出現反應,懷疑三元能源因半成品區堆放大量鋰電池,熱能蓄積才引起爆炸。

三元能源爲臺泥子公司,該廠投資二百億元,六千平方公尺廠房付之一炬;據臺泥資料,該廠消防分氣體、泡沫、灑水三階段,前天起火時,接連啓動二氧化碳、抑燃泡沫等消防機制,但無法於第一時間控制火勢。

臺泥董事長張安平火警後從國外趕回坐鎮,他說,三元廠區採自動化高密度感測監控,起火區就佈署卅三萬顆溫度感測器、一萬七千多顆煙霧感測器及多階段防災應變設計,「很明顯此次意外系統未發揮預期效果」。

張安平舉例,廠區系統偵測到煙霧,會立即將異常載盤自生產線上取出,移送過程中同步噴灑二氧化碳抑制,並將異常載盤送至專用消防庫位,抵達後若有煙霧,則噴灑消防泡沫隔離起火物質,若溫度未能有效降低,則進入最後灑水降溫與滅火階段。

此次意外,感測器訊號可能出現延遲或未即時觸發,導致氣體抑制未有效啓動,火勢迅速波及備援電源與發電機設備,造成部分自動與後備系統失效,影響泡沫及灑水設備運作。

他表示公司成立專案小組,將找出設備回溯運作紀錄跟設定,徹查是人爲還是設備存在缺陷,若爲人員管理疏失,依公司規章處理;供應設備廠商爲知名大廠,若是設備存在缺陷,將採取法律行動,要求設備商負起賠償與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