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大火傳氫氟酸外泄!致命劇毒是否有影響?專家解答

▲高雄電池廠起火當時,現場濃煙狂竄,飄出惡臭味。(圖/記者吳世龍翻攝)

記者黃楷元/臺北報導

高雄小港三元能源科技14日清晨發生猛烈火警,現場一度偵測出微量「氫氟酸」,引發民衆恐慌,高雄市府也緊急發佈細胞簡訊警示周邊居民注意。被網友戲稱爲「化骨水」的氫氟酸,毒性究竟有多嚴重,也再度引發社會熱議。

對此,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教授接受 ETtoday 專訪表示,氫氟酸其實是「弱酸」,因此其危險性並非來自於強酸或強鹼的「腐蝕性」。因此網傳「化骨水」的稱號、或是美劇《絕命毒師》中以氫氟酸溶屍滅跡的橋段,都太過誇大。

但實際上,氫氟酸仍然是極度危險的高風險物質,關鍵在於其「毒性」。楊振昌表示,氫氟酸接觸皮膚後會穿透到身體內,其氟離子與體內鈣、鎂離子結合,可能導致嚴重低血鈣、低血鎂,進而引發休克、心律不整、甚至死亡。

2019年時,苗栗一名在光電廠工作的菲籍女移工,就因不慎把氫氟酸噴灑至大腿,最終不治。當時該名傷患曾轉院至臺北榮總,楊振昌回憶,外界以爲氫氟酸事故,是皮膚嚴重潰爛那種燒灼傷,但其實並非如此,致命的是毒性。「低濃度氫氟酸只要接觸大概5%的體表面積,也就是大概半隻手,就可能產生低血鈣;高濃度更只需要1%面積。因此非常危險。」

至於本次高雄三元火警現場測得氫氟酸,是否會危及周邊民衆?楊振昌指出,氫氟酸揮發性不高,若是液態在戶外空間揮發量相對有限,且高雄環保局持續監測,事故廠內氫氟酸濃度並不高、廠外目前則並未測得,民衆無須過度擔心。過去也並沒有低濃度氫氟酸遭吸入後致傷的報告。

不過楊振昌強調,如果有聞到異味、頭暈、喉嚨刺痛等現象,也可能是火災燃燒產物如二氧化硫或其他揮發物刺激造成,建議民衆仍應暫避免外出,若必須外出則應正確佩戴口罩。

▲臺北榮總職業醫學及臨牀毒物部主任楊振昌。(圖/記者黃楷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