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義亞洲青年木雕營展開 24青年齊聚傳承匠藝
亞洲青年木雕藝術研習營第18屆自7月1日起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開,至8月8日結束。24位來自臺灣及亞洲的青年木雕新秀,參與當代具象與傳統技藝兩大類課程,深化技藝與創作。(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亞洲青年木雕藝術研習營第18屆自7月1日起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開,至8月8日結束。24位來自臺灣及亞洲的青年木雕新秀,參與當代具象與傳統技藝兩大類課程,深化技藝與創作。(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亞洲青年木雕藝術研習營第18屆自7月1日起在三義木雕博物館展開,至8月8日結束。24位來自臺灣及亞洲的青年木雕新秀,參與當代具象與傳統技藝兩大類課程,深化技藝與創作。(苗栗縣政府提供/呂麗甄苗栗傳真)
一年一度的亞洲青年木雕藝術研習營第18屆自7月1日在三義木雕博物館揭幕,活動將持續至8月8日。共有24位來自臺灣及亞洲地區的青年木雕新秀,參與「當代具象木雕創作營」與「傳統木雕技藝薪傳營」兩大類課程學習與創作。
今年研習營以「華實」爲主題,蘊含深厚文化意涵。「華」象徵春天花開,呼應《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實」代表秋季果實,象徵修養與學問圓滿,如《孟子》「五穀熟而民人育」。主題象徵創作生命蛻變,展現木雕營成長與藝術涵養。
縣府秘書長陳斌山偕同文化觀光局長林彥甫、三義木雕博物館館長邱毓森、三義木雕協會理事長沈培澤、當代具象木雕創作營計劃主持人楊北辰,以及傳統木雕技藝薪傳營計劃主持人羅又睿等各界代表共同出席活動。
文觀局長林彥甫表示,本屆研習營以「華實」爲主題,蘊含「春華秋實」的寓意,象徵創作歷程中生命的蛻變與成熟內斂之美,課程採小班制教學,學員們朝夕相處、深入交流,除深化技藝外,也培養創作思維與人文素養。他特別感謝兩位計劃主持人楊北辰教授與羅又睿教授,攜手六位優秀業師傾注心力與資源,爲學員提供紮實豐富的學習內容。
縣府秘書長陳斌山表示,「亞洲青年木雕藝術研習營」已邁入第18年,得益於文化觀光局與三義木雕協會長期合作,促使臺灣木雕藝術持續傳承與發展。本屆由三義木雕協會主辦,執行團隊多爲在地木雕師第二代及歷屆校友,展現薪傳精神並深根地方。他肯定計劃在人才培育與文化傳承上的成果,期盼未來擴大國際交流,讓木雕藝術在新世代持續綻放。
當代具象木雕創作營由臺灣藝術大學楊北辰教授主持,設有初階與進階課程,聘請張信裕、吳耀庭、潘煒中三位名師授課,12位學員來自多所藝術院校,進行密集實作與觀念訓練。
傳統木雕技藝薪傳營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羅又睿教授主持,分爲傳統木雕班與鑿花進階班,邀請三義、臺中、新竹資深木雕師授課。首次加入的施惠閔強調雕刻需結合眼、腦與心,鼓勵學員理解圖像文化,跳脫形式專注內容。
本屆24位學員含臺灣多校及馬來西亞國際學員董永祥,他表示研習不僅學技術,更體會木頭生命,逐步建立個人雕刻語彙。
活動由三義木雕協會執行,團隊多爲歷屆校友與藝師第二代,理事長沈培澤爲首屆學員,現帶領新一代傳承,稱此處爲木雕搖籃,以行動迴應文化召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