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老街祖師廟藏美人魚雕刻 最美冰店喝碧螺春豆奶

▲三峽老街自清朝以來即爲繁榮的商業大街,巴洛克式牌樓、紅磚拱廊林立,宛如穿梭到18世紀。(圖/記者彭懷玉攝)

記者彭懷玉/新北報導

你知道全臺最長老街在哪裡嗎?答案是全長260公尺的三峽老街(三角涌老街),這裡自清朝以來即爲繁榮的商業大街,巴洛克式牌樓、紅磚拱廊,宛如穿梭到18世紀的輝煌歲月,除了必買金牛角麪包、體驗藍染,也別錯過被譽爲「東方藝術殿堂」的清水祖師廟,離開前帶杯香濃的碧螺春豆奶、無酒精的米曲甘酒回家,深度感受三峽的美好韻味。

▲「三峽老街」沿着民權街展開,達260公尺,是全臺保存最長的老街。(圖/記者彭懷玉攝)

三峽老街「三峽老街」沿着民權街展開,達260公尺,是全臺保存最長的老街。導覽員黃俊榮說,紅磚拱廊、巴洛克式牌樓與立柱,完整保留18世紀街景樣貌;擡頭一看,房屋上方的矮牆被稱爲「女兒牆」,形式包括實心、鏤空或使用圖騰裝飾;匾額則記載家號、店號、堂號,搭配精細的雕刻,框內雕上鬆、鶴、竹子和鹿等吉祥動物,寓意家族人士期盼得到官位。

▲▼匾額記載家號、店號或堂號,搭配精細的雕刻,框內包含鬆、鶴、竹子和鹿等吉祥動物。(圖/記者彭懷玉攝)

由於自清代起便是繁榮的商業大街,老街以前中間有條輕便道和軌道,方便運輸茶葉與煤礦等物資,到三峽白雞和橫溪礦區,並通往鶯歌火車站一帶,如今已轉型爲觀光步道與特色商店聚落,串起三峽的歷史記憶。

▲木門方便立起來做生意;要是關門後有人要買東西,商家可以從上方窗口用吊水桶的方式進行買賣。(圖/記者彭懷玉攝)

黃俊榮說,商店多配有木製的門,方便立起來做生意,並結合閩南特有的騎樓,讓行人在下雨天也能逛街,甚至當時還盛行「吊桶交易」,要是關門後有人要買東西,商家可以從窗口用吊水桶的方式進行買賣,十分有意思。

▲三峽清水祖師廟建於1769年,被譽爲「東方藝術殿堂」,目前正進行微整修,仍可入內參觀。(圖/記者彭懷玉攝)

三峽清水祖師廟位於老街盡頭的「三峽清水祖師廟」建於1769年,由藝術大師李梅樹親自規劃重建,被譽爲「東方藝術殿堂」,是在地信仰與藝術的核心。黃俊榮說,李梅樹教授希望將祖師廟打造成一件藝術品,如同歐洲的教堂一樣,能夠保存千年萬年,因此原預計花費30年完成,但目前已建造超過80年,至今仍未完工。以前祖師廟旁邊是石雕工廠,廟內大部分石雕都是從該工廠完成的。

▲▼廟中矗立134根雕工繁複的石柱,一根約要耗費三年完工;廟內曾雕刻一隻「中式美人魚」,也有卡通版貓頭鷹。(圖/記者彭懷玉攝)

「三峽清水祖師廟」融合傳統雕刻與西洋美學精髓,廟約500坪面積中,矗立134根雕工繁複的石柱,一根約要耗費三年完工。必看包含:「百鳥朝梅」刻有100種不同姿態的鳥,搭配國花梅花;連舌頭都刻畫出來的「西化銅獅」。值得一提的是,黃俊榮說,在民國60多年卡通盛行時,廟內曾雕刻一隻「中式美人魚」,也有些祥獸(如卡通版貓頭鷹),而非傳統造像,令人莞爾一笑。由此可知,清水祖師廟不只是信仰聖地,也見證地方文化與工藝的傳承。

▲「三峽清水祖師廟」融合傳統雕刻與西洋美學精髓,至今已有逾250年曆史。(圖/記者彭懷玉攝)

禾乃川國產豆制所走出清水祖師廟,不妨轉進民權街84巷的「禾乃川國產豆制所」。這裡是甘樂文創在三峽經營的實踐基地,座落於合習聚落內,由有70年曆史的愛鄰醫院改建,網友譽爲「最美的冰店」。

▲▼「禾乃川國產豆制所」座落於合習聚落內,由有70年曆史的愛鄰醫院改建,店內堅持手工製作、真材實料製作各式商品。(圖/記者彭懷玉攝)

店內堅持手工製作、真材實料,透過大片玻璃窗即可清楚看到豆製品的生產過程。販賣部提供舒適的內用座位,販售豆腐冰、豆制霜淇淋、豆乳優格、鹽滷豆花、豆乾等多樣美食。必點的碧螺春豆奶與碧螺春豆腐冰,茶香濃郁、口感不甜膩;還有零酒精的米曲甘酒(檸檬、原味等多種口味),大人小孩都能安心享用。

▲▼除販售豆腐冰、豆制霜淇淋、豆乳優格、鹽滷豆花等,還有不含酒精的米曲甘酒;碧螺春豆奶香濃不甜膩。(圖/記者彭懷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