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題材燒 15檔外資狂追
半導體、蘋概、軍工利多齊發,華邦電、鴻海、臺船等獲法人搶先卡位,後市看俏。圖/本報資料照片
外資搶先卡位的三大題材概念股
臺股均線將重回多頭排列,技術面展現出對多方有利的氣勢,加上美國降息壓力升溫後,外資由賣轉買、上週買超84.08億元的力道還會加劇。法人看好外資作爲臺股的風向球,指數高檔修正壓力明顯降溫,操作策略上,9月具題材加持的族羣最值得留意,類股含括半導體、蘋概、軍工等題材,其中華邦電、鴻海、臺船等上週獲法人加碼且爲外資回補首選,後市表現值得關注。
市場專家表示,9月共有三大題材可以保持注意,分別是10~12日舉行的國際半導體展、10日的蘋果秋季發表會,以及18日展開的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在上週盤勢震盪時,法人已先卡位此三大題材概念股,尤其是半導體類股的華邦電、南亞科、臺積電、欣銓以及京元電子。
蘋概股部分則有鴻海、臻鼎-KY、華通、臺達電、聯發科;軍工概念股也有臺船、華晶科、矽格、神基、龍德造船,上述擁有不同題材的個股,爲外資在上週重點回補股,且三大法人累計上週與週五皆持續買超。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表示,9月操作策略可找尋具有題材加持的族羣,例如半導體展與軍工航太展等,其中,軍工航太概念股8月以來一路走強,與景氣變化較無相關,後市表現值得留意;蘋果概念股方面表現亦佳,但市場對於新產品無特別大的期待,消費性電子族羣能否成爲繼AI之後的補漲族羣,須留意後市銷售狀況。
安聯投信臺股團隊指出,臺股盤面上類股輪動,資金從稍早AI概念股與散熱族羣,輪動至部分落後補漲題材;但短線上漲多、難免拉回休息,部分AI概念股與相關供應鏈由於有基本面撐盤,第四季仍是主流股。就產業面觀察,臺灣晶圓製造代工龍頭的重要客戶訂單,雖下半年較上半年略有下滑,但邁入2026年第一季、第二季後將大幅回升,可望形成臺股的重要支撐。此外,先進製程相關的建廠廠務和材料化學品等也將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