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任總統都與祂有緣 「扁、賴」齊拜風神廟珍貴畫面曝光
前總統陳水扁2002年在任期間,曾與時任立法委員、現任總統賴清德一同參拜風神廟,留下2人同框畫面。(圖/黃威彬攝)
臺南市定古蹟風神廟是當地重要信仰,卻因後方即將蓋大樓而面臨坍塌風險,讓信衆羣情激憤,而風神廟在當地矗立近300年,主殿牌匾由前總統蔡英文所賜,前任總統陳水扁還曾與現任總統賴清德一同參拜,在臺灣文化和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管委會正研議與信衆發起抗爭,市府卻回覆:「倒了可以求償」,讓廟方和信徒對政府感到無比失望,希望官民都能一起守護神明土地。
風神廟總幹事謝明峰說,早年清朝官員都是來自大陸,搭船跨海才能上任,爲求風調雨順、一路平安,當時臺灣最高長官、臺灣道巡道鄂善在1739年興建風神廟,廟址則選在南河港沿岸,並設立接官亭,讓文武官吏能在此迎接長官上任,地位猶如現今的「國門」桃園機場。
風神廟在清朝時期是臺南的門面,也是官員渡海來臺上任第一站,還設有接官亭以迎接到任長官。(圖/黃威彬攝)
而風神廟也是臺灣唯一的自然神廟,主神爲風神爺,左右配祀雷公和電母,而臺南歷經多次風災都有驚無險,也被當地信衆認爲是風神庇佑,不僅在民間地位非凡,也與多位總統都有緣份。
根據廟方留存的照片,陳水扁與當時還是立法委員的賴清德,2002年曾一起參拜風神廟,留下2人同框的珍貴畫面,蔡英文在2019年還致贈「德惠溥化」牌匾給風神廟,感謝神明對地方的多年守候,前內政部長徐國勇更曾在全臺大缺水時低調參拜。
謝明峰說,徐國勇當時來祈雨,神明卻遲遲沒有給出正面答覆,但指示要把握時間清淤、延長水庫壽命,果然在清淤工作完成後立刻天降甘霖,爲人民一解燃眉之急。
「這些年來政府的活動,包括熱鬧事、文化事、做公益等等,風神廟都沒缺席,如今卻被這樣對待。」謝明峰說,風神廟對臺南市政府全力配合,包括2024年的紅球計劃、府城300年系列講座和打造光之廟宇等,每年祭祀物資也都轉贈地方清貧和弱勢,而臺南市文化局身爲全臺領頭羊,應該要當守護古蹟的表率,卻放任風神廟後方興建大樓,讓廟體面臨崩塌危機。
風神廟後方爭議土地過去地目爲「祠(指寺廟或宗祠)」,卻在變成商業區後出售,廟方質疑是爲買地者量身打造。(圖/黃威彬攝)
謝明峰表示,風神廟沒有地基,倘若後方建案開挖,廟體將岌岌可危,向市府求助,卻得到「倒了可以求償」的回覆,讓他對政府感到無比失望,正研議與信衆發起抗爭,更不排除訴諸法律以守護神明土地。
臺南市文資處迴應,廟方認知與地籍資料有落差,1417地號存在多年,且一直都不在文資保存區內,但過去名稱可能與現在不同而產生誤會。該筆土地現爲商業區並屬私人財產,業者可依法開發,但因鄰近古蹟,文資處2024年就發函提醒地主,如有開發行爲須送市府審查,地主已依程序申請,文資處今年5月召開審查會,要求業者補充安全評估、監測資料等說明,目前審查程序尚未完成,拆除執照也尚未核發,將確保過程不影響古蹟安全才會發照,文資處會依法嚴格把關。
更多 CTWANT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