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接本月試運轉 環團批中油毀藻礁「別用謊言解決問題」
國民黨立委塗權吉與環團今日實地勘察藻礁生態並召開會議,期盼中油成立第3方公證人調查小組調查當地藻礁生態。(潘忠政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國民黨立委塗權吉與環團今日實地勘察藻礁生態並召開會議,期盼中油成立第3方公證人調查小組調查當地藻礁生態。(潘忠政提供/呂筱蟬桃園傳真)
中油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預計本月試運轉供氣大潭電廠,環團今日召開會議,抨擊中油相關生態報告「別用謊言解決問題」,工程嚴重影響當地藻礁生態,要求成立第3方公證人調查小組,派潛水員做沉箱區藻礁分佈調查,以釐清當地生態衰退真相。
搶救大潭藻礁行動聯盟召集人潘忠政說,過去中油吹噓三接工程進行中但生態越變越好,根本違背事實,在地觀察藻礁遭擾動許多屍塊被打到岸上,因工程有大型沉箱並施作碼頭、防波堤,也導致藻礁上覆蓋大量泥沙與粉塵,尤其殼狀珊瑚礁覆蓋率越來越低,也導致多孔隙環境阻塞,生態受到嚴重影響。中油的調查資料統計顯示柴山多杯珊瑚消失率、面積皆呈降低趨勢,尤其是靠近海岸工程工區的G1區更明顯,針對環團的質疑中油永遠都是避重就輕逃避問題。
桃園海洋生態保育協會理事長葉斯桂則說,興建中的沉箱造成藻礁大面積破壞,尤其靠近施工區的大潭藻礁孔隙遭填滿,造成多孔隙生態功能降低,對於漁業及生態鏈造成危害,藻礁碎片往南飄漸漸入侵永安漁港南側,衝擊沿海生態功能。他也提到,民間團隊利用低潮觀察生態遭到限制,要求中油允許民間調查團隊可以進入。
中油委託的學術團隊則說,珊瑚及藻礁有競爭性,且隨季節性變化像是颱風、潮汐等會遭沙埋,而柴山多杯孔珊瑚白化症狀不等同於死亡,且受水溫的影響大,可能與三接工程直接相關部分就是海水的濁度;中油則強調,施作沉箱並非浚挖,不會直接破壞珊瑚或藻礁。
中油也說,關於當地生態監測、海域調查、生態教育都有在進行,進出管制考量人員安全可做生態研究調查,但帶隊參觀並不適宜。三接施工前後都有座生態監測,而第三公正單位該做的中油都已經做過,而第3方公正單位其實學術團隊就是公正單位,不能因爲是受中油委託就質疑其調查報告。
中油強調,三接經歷6年施工,2次環差還有1次公投,施工前針對沉箱擺放位置設計階段以按照法規地質鑽探,都有學術單位報告可以提供,不需要勞師動衆再做海上鑽探。至於漂沙是否影響藻礁及珊瑚,也邀請環團與中油委託的學術調查團隊共同參與。而三接預計本月測試運轉確保安全取得相關許可,纔會進入正式運轉階段。
國民黨立委塗權吉則說,從海洋大學所做的研究數據顯示,三接工程施作後,藻礁覆蓋率確實出現下降趨勢,三接工程在建造棧橋和橋墩時放置沉箱,是否因此導致淤沙、淤泥覆蓋藻礁,希望能透過第3方公正單位派遣潛水員下水調查,釐清後便能研擬適當改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