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論壇》挑戰篇:化解「和談、一中」的恐懼(李勝峰)
正常思維是:若統一是必然,則和統優於武統,兩制當然優於一制;臺灣方案,更符合臺灣的需要。(藍孝威攝)
一提兩岸和談、簽署和平協議,就必然浮現當年的反共宣傳:「絕不能與中共和談」「戰場上得不到的,共產黨就會在會議桌上取得」「當年在大陸就是一路打打談談,把大陸談丟的」「和談是共產黨的騙局,絕不上當」所以誰主張和談,誰就是中共同路人。民進黨延續國民黨的反共教育,併發揚光大。臺獨當然更強化「和談就是統戰」「統戰就是要併吞」。所以主張和談,就是變相投降。
臺灣要和平,兩岸當然要坐下來談,不然要打一仗嗎?要和不要戰,要談不要打。但是,又說和談是投降,打仗又不要也不敢,永遠是扯皮。所以,先不糾結於如何談。正常思維是:若統一是必然,則和統優於武統,兩制當然優於一制;臺灣方案,更符合臺灣的需要。
但是,統一是臺灣最害怕的字眼,即使明知躲不了,不願、也不敢面對。因此,污名化一國兩制及臺灣方案,就是恐懼統一的必然。若試將兩岸現況與發展,簡化爲以下臺灣俗語的訴求,而不糾纏在統一、兩制、臺灣方案。「一人一家代,公媽隨人栽。祖公作夥拜,大家𫧃相刣」這句話的意思是,看似兩家人,卻是一家屋頂下共祭祖先,和平相處。如此說法,可以滿足包括主張統一者、想維持現狀者,甚至想一邊一國,兄弟之邦,和平相處者,但支持者會了解是一中屋頂、一國兩制。
(作者爲新黨副主席、前立法委員)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