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福州 臺青兄妹創業賣臺灣味
90後臺青兄妹陳駿凱、馬巧暄在福州市創辦臺式料理餐廳。陳駿凱負責廚房,把控菜品質量,馬巧暄則負責細節把控,包含裝修設計、員工管理和預算制定等等。 (中新社)
6月3日10時,走進福建省福州市楊橋東路一條巷子深處,由90後臺青兄妹陳駿凱、馬巧暄創辦的三合臺式料理便坐落於此。淅淅瀝瀝的雨幕中,店內木窗裡透出暖黃色燈光,氛圍溫馨愜意。33歲的陳駿凱正和服務員一同備菜,他一邊熟練地切肉,一邊介紹說,做正宗的高雄肉燥飯,豬肉一定要手切,成品的口感才地道。 中新社報導,走進店內,掃描桌上的菜單二維碼,臺南鍋燒面、高雄肉燥飯、古早味番茄、小時候冬瓜茶等50餘種臺灣美食和飲料映入眼簾。這些承載着兄妹倆兒時記憶的美食,從臺灣跨越海峽,來到福州食客餐桌。 「肉燥飯除了肉燥,真的沒別的了」「本店無味精、預製菜,老闆會過敏」「老闆不吃內臟、香菜,所以店裡沒有」…在這家臺式料理店的牆面上,懸掛着的「店規」格外醒目。
「店規所寫的內容包含了我們經營這家店的初心。」陳駿凱透露,爲保證菜品原汁原味,醬油、沙茶醬、砂糖等調味料均從臺灣採購,雖然這樣成本增加了不少,但煮出來的味道,就是記憶裡小時候的味道。
談及爲何會選擇登陸福州創業時,陳駿凱表示,這既是緣分,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2018年,受在福州發展的臺灣朋友邀請,陳駿凱在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附近住了一週。古厝林立的街區與高樓林立的現代都市景象對比鮮明,這種獨特的衝突美感讓他印象深刻。 2023年,時隔5年,陳駿凱再次來到福州。他花了一個月深入瞭解本地生活節奏、考察市場。熱情的福州人和良好的營商環境打動了陳駿凱,於是,2024年,當他第三次來到福州時,便決定留下來創業;同年7月,三合臺式料理在楊橋東路正式開業。
隨着生意蒸蒸日上,他將妹妹馬巧暄也拉入夥,共同經營事業。在店舖運營中,不善言辭的陳駿凱主要負責廚房,把控菜品質量;而親和力十足的馬巧暄則負責細節把控,從裝修設計、員工管理,到預算制定、供應商對接、店舖運營,以及與客人互動,她都處理得井井有條。馬巧暄笑着說,他們打算在福州好好打拚,以後有時間把父母接來,帶他們到大陸走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