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孚新科投建鋰電池高安全關鍵材料項目

證券時報記者 趙黎昀

爲推動固態/半固態鋰電池高安全材料、高頻電子信息複合材料的產業化、商用化,三孚新科(688359)擬在江西省龍南市建設高安全乾電極電池關鍵材料及高頻電子信息複合材料產業化項目。

公司5月20日晚間公告,上述項目預計總投資爲6.2億元(最終投資金額以項目建設實際投入爲準)。項目擬在江西省龍南市龍南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信息產業科技城租用廠房及綜合辦公樓,主要用於建造鋰電池材料生產車間、高頻電子信息複合材料生產車間、原輔料倉庫、成品倉庫及研發檢測樓等。項目全面投產後,將形成年產配套5GWh高安全乾電極電池製造的關鍵材料及470萬平方米高頻電子信息複合材料生產能力。

項目建設的資金來源爲三孚新科自有資金及/或自籌資金(包括但不限於銀行貸款、其他金融機構融資、發行證券等)。若項目實施主體後續存在增資或融資需求,各股東將按股權比例履行現金出資義務或按持股比例提供股東借款、擔保支持(如有)。

在傳統鋰電銅箔中,直接材料成本佔鋰電銅箔總成本的比例較大,達80%以上,因此傳統鋰電銅箔的總成本對陰極銅價格變動的敏感性較高。近年來,鋰電銅箔趨於極薄化,即通過壓縮體積的方式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爲輕薄的複合銅箔帶來了機遇。

三孚新科表示,目前複合銅箔處於產業化階段,其生產工序中所需設備成本較高,在總成本中佔據較大的比例。隨着技術成熟度不斷提高及良率進一步提升,在複合銅箔實現量產後,將具備成本優勢。固態/半固態電池以固態電解質(部分)替代液態鋰電池中的液態電解質和隔膜,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長循環壽命等優勢,被視爲下一代動力電池技術的重要方向。

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不斷髮展,國內固態/半固態電池需求量快速增長,固態/半固態電池產業化進程加速,有望成爲未來電池市場的主流產品。而3D結構複合銅箔作爲新型負極集流體材料,可提升電池的能量密度和循環穩定性,同時降低電池內阻,增強快充性能,將成爲固態電池技術升級的關鍵材料之一。

此外,電磁屏蔽材料作爲一種防止電磁波傳播和擴散的保護材料,能夠將輻射能量限制在安全範圍內,降低了電磁波的危害,在電磁防護工程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主要應用於通信設備、消費電子、新能源汽車、醫療、軍工等領域。在下游應用市場發展及產品結構升級的驅動下,全球電磁屏蔽材料市場持續擴張。

隨着移動通信技術的進步和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推進,電子產業實現了高增長的發展態勢,電子設備更新迭代速度加快,呈現多功能、輕量化、個性化的發展趨勢,內部元器件數量增多、精密度提升,同時結構更加緊密,對電磁屏蔽材料提出了更高的穩定性和更好的屏蔽效能要求。

20日晚間公告中,三孚新科也闡述,上述項目是公司基於在表面工程設備及專用化學品領域多年積累的核心工藝與技術優勢,向下遊高端材料製造領域進行的戰略性產業延伸。項目建成達產後,將有助於加速固態/半固態電池的產業化進程,構建高安全鋰電池關鍵材料體系,同時滿足下游市場對高端複合材料的國產替代需求。

爲確保項目順利實施,三孚新科將進一步在高端人才引進與培養、持續提升核心研發能力、積極拓展市場渠道等方面進行戰略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