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愛情故事談愛情 侯孝賢的經典電影《最好的時光》

榮獲本屆金馬獎九項大獎提名的「最好的時光」,導演侯孝賢〈右起〉、演員舒琪、張震記者會上三人拍照時不禁相視而笑。圖/聯合報系資料照(2005/10/25 王忠明攝影)

侯孝賢執導的電影《最好的時光》帶領觀衆穿梭於三個不同時代,透過舒淇與張震的三次戀愛故事,展現電影的獨特魅力。《最好的時光》在2005年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提名,金馬獎最佳女主角、年度傑出臺灣電影獎、年度傑出臺灣電影工作者獎三大獎項,並獲得許多影評的迴響。

【推薦閱讀】 五六年級生青春記憶 記錄80年代臺北社會 侯孝賢經典電影《尼羅河女兒》 不可不知的臺灣文學經典改編 電影《兒子的大玩偶》

影片以「戀愛夢」、「自由夢」及「青春夢」三個章節構成,雖然時間背景橫跨1911年、1966年與2005年,卻並未依年代順序排列,而是以1966年的懷舊氛圍作爲開端,接續1911年的無聲壓抑,最終回到2005年的迷離現代。

1966年的「戀愛夢」以侯孝賢自己的青春往事爲藍本。張震飾演的撞球少年爲了追求迷人的球婆仔(撞球計分小姐)舒淇,趁着當兵放假,從南到北、再從北到南展開一場浪漫追逐。

1911年的「自由夢」以辛亥革命前的日本殖民臺灣爲背景。張震飾演的知識分子愛上身分懸殊的藝旦舒淇,兩人之間的愛情因時代背景而充滿無奈與悲劇色彩。

2005年的「青春夢」回到臺北當下。一名已有女友的男孩愛上同樣有女友的女孩,四人之間的情感糾葛展現了現代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與迷惘。在這個自由開放的時代,他們勇於愛戀,卻也不知如何面對情感的後果。

侯孝賢透過精緻的攝影與音樂,細膩刻畫三個年代的獨特風情,展現成熟的電影敘事技巧。無論是1966年的甜美復古、1911年的壓抑浪漫,或是2005年的現代迷惘,侯導皆以精準的電影語彙掌控全局,再次證明其深厚的導演功力,讓《最好的時光》成爲臺灣電影中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