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富時CEO:微軟等巨頭在AI領域投入過大 未必能獲得相應回報

財聯社2月27日訊(編輯 夏軍雄)當地時間週三(2月26日),賽富時首席執行官馬克·貝尼奧夫(Marc Benioff)批評大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AI)和數據中心上的投入,並質疑微軟等公司是否真的從這些鉅額投資中獲得了回報。

賽富時週三發佈的季報顯示,該公司Q4營收爲99.9億美元,未能達到市場預期的100.4億美元。賽富時對2026財年的營收預測亦不及市場預期,導致其股價週三盤後下跌5%。

貝尼奧夫在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上表示,賽富時並不投資於那些會吸走公司現金但卻無法保證高回報的項目。

“我們沒有在建設那種需要投入一千萬、兩千萬、三千萬甚至一千億美元的數據中心,”貝尼奧夫說。“我們不會進行這樣的工程項目,這些項目可能會帶來巨大回報,也可能不會帶來巨大回報,但卻會在未來幾年消耗掉我們所有的現金和利潤。”

相反,貝尼奧夫表示,公司正在通過AI增強現有產品線,並利用其他公司在基礎設施上的“驚人”投資,以實現他所說的“數字勞動革命”。

貝尼奧夫發表上述言論之際,微軟、亞馬遜和Meta等科技巨頭都已明確表示,今年將加大AI領域的投入。

本月早些時候,亞馬遜宣佈,計劃今年投入超過100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較2024年的770億美元有所增加,大部分資金將用於擴展亞馬遜網絡服務(AWS)和擴展AI基礎設施。

Meta上月表示,今年將在AI領域投資至少600億美元,相比去年增加200多億美元。本週有媒體報道稱,Meta正洽談爲其AI業務新建一個數據中心園區,潛在投入超過2000億美元。

至於貝尼奧夫重點提及的微軟,計劃今年在AI相關基礎設施上投入800億美元。

貝尼奧夫將微軟稱作是 “OpenAI的經銷商”,並質疑該公司的AI代理產品。

“他們在哪一方面在提供智能代理?他們在公司的什麼地方做到了這一點?他們的最佳實踐是什麼?”貝尼奧夫提出了一連串質疑。“他們是否讓人類和智能代理共同工作,以創造客戶成功?他們是否在調整自己的勞動力,使人類和智能代理並存?”

這並非貝尼奧夫首次批評微軟,他去年曾多次公開諷刺微軟的AI助手Copilot,稱其“令人失望”。

與此同時,貝尼奧夫正在力推賽富時自己的AI代理AI產品。

他說:“我們的目標是成爲全球最大的數字勞動力提供商。就是這樣。我不認爲還有其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