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弱相煎 沒有贏家的大罷免

(圖/本報系資料照)

在足以視爲「全國性投票」的大罷免前夕,近期府院黨全面處於欲振乏力的頹勢,這意味着民進黨只能仰賴基本盤的投票,來爭取翻轉朝小野大的目標。只是,民進黨的陸軍迄今仍未展現該有的動員姿態及實力,單憑空軍要讓支持者傾巢而出,必須打上問號。

主流民意是如何評價無差別式的大罷免,訊號相當明確,這場仗對民進黨來說是逆勢而行。尤其,府院黨的聲望在近幾個月大多呈現下探趨勢,而團結國家十講的失言、關稅戰的未知風險乃至於丹娜絲颱風暴露出的救災缺漏,種種外部因素都不利催化罷免的渲染力。在此情境,確實還看不見綠軍能突圍的有力跡象。

但民進黨顯然仍深信只要對國民黨烙下深刻的「中共同路人」印記,離罷免成功就越近,所以直到今天,仍不放棄將這場殊死戰導向「中共同路人」vs.「民主守門人」的賽局。

近日,柯建銘不惜顛覆當年民進黨揭櫫廢除《刑法》一百條的立場,揚言將以此法伺候藍委,對國民黨貼上破壞國體、顛覆政府的賣臺標籤,顯示民進黨雖然明知社會氛圍充滿歧異,但仍深信勝敗猶在未定之天,還有努力空間。

不可諱言,民進黨要罷掉足以扭轉國會生態的6席並不容易,但隨着越來越多中間選民乃至淺藍選民,對國民黨的失能感到不滿,這不僅讓「反罷免」的號召顯得蒼白無力,甚至可能反過來藉由投下「贊成票」給予教訓。因此,「非綠選民」對國民黨的失望與憤怒,確實可能成爲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尤其,近日朱立倫在國民黨力拚全民普發現金三讀的前夕,突然喊話朝野「各退一步」,自我否定推案的正當性,頓時讓綠營士氣大振,讓國民黨的監督力更現破口,讓反罷免徒增不利的亂流,即便法案順利三讀通過,但仍餘波盪漾。

然而,國民黨明知支持者不耐,卻仍堅持守勢作戰,連自家立委遭《刑法》一百條恐嚇也未見大動作反撲,模糊的應對,讓民進黨增添更多扣紅帽子的遊移空間。在此情勢下,能催出多少反罷力量,當然也得打上問號。

總的來說,民進黨要勝出的關鍵,依然是得仰賴中間選民甚或淺藍選民對國民黨失望而衍生的倒戈潮;國民黨能否固守城牆的關鍵,則是祈禱府院黨因爲施政不盡人意,致使「中共同路人」這道催命符不至於再度發揮效用。換言之,眼前這場罷免戰呈現的態勢,實在稱不上「強強對決」,而是「弱弱相煎」,相信無論是哪個陣營的支持者,內心都是忐忑心驚,不忍卒睹。但無論結果如何,朝野互相牽制的結果,從國家利益角度來說,沒有人會是贏家。(作者爲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